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萱草花

标题包含
萱草花
娇含丹粉映池台,忧岂能忘俗谩猜。 曹植颂传天上去,嵇康种满舍前来。 鹿葱谁验宜男谶,凤首犹寻别种栽。 浩有苦怀偏忆母,从今不把北堂开。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娇柔的花儿映照在池塘边的小亭里,我心中的忧虑怎能忘记这红尘纷扰。 曹植的颂歌飘向遥远的天际,嵇康的诗篇充满家园。 谁是那个被预言能带来男丁的幸运者呢,凤首花依然寻找着其他的种子。 我心中满怀悲痛却只能怀念母亲,从今以后不再打开北堂的大门。
去完善
释义
1. 娇含丹粉映池台:娇,指花朵娇嫩;丹粉,指红色的颜料;映,映射,呈现出来;池台,水池边的高台。这句诗描绘了萱草花在池台边的美丽景象。 2. 忧岂能忘俗谩猜:忧,忧虑,烦恼;岂,表示反问语气;忘俗,忘记世俗的烦恼;谩猜,随意猜测。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在看到萱草花时产生的感慨,认为人们应该忘却世俗的忧虑,不要过于纠结于生活的烦恼。 3. 曹植颂传天上去:曹植,三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被誉为“才高八斗”;颂传天上,指曹植的文学作品流传后世。这句诗赞美了曹植对文学的贡献。 4. 嵇康种满舍前来:嵇康,三国时期的著名文人,以弹琴为乐;种满舍前,指嵇康种植的萱草花铺满了房屋前的空地。这句诗描述了嵇康种植萱草花的场景。 5. 鹿葱谁验宜男谶:鹿葱,萱草花的别称;谁验,谁来验证;宜男谶,古代相传萱草花可以带来生男孩的征兆。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萱草花能否真正带来好运的疑问。 6. 凤首犹寻别种栽:凤首,萱草花的另一个别名;别种栽,其他品种的萱草花。这句诗描述了作者寻找其他品种萱草花的情景。 7. 浩有苦怀偏忆母:浩,广大的范围;苦怀,痛苦的思念之情;偏忆母,特别思念母亲。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在看到萱草花时产生对母亲的深切怀念之情。 8. 从今不把北堂开:北堂,指母亲居住的地方;开,开放,展示。这句诗意味着作者决定不再在北堂种植萱草花,以免触景生情,加重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去完善
赏析
《萱草花》是一首描绘母亲深情的诗词,通过对萱草花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母亲的思念之情。诗中,“娇含丹粉映池台”一句描绘了萱草花的美丽姿态,以及它在池塘边的景象;“忧岂能忘俗谩猜”则表现出了诗人对母亲的担忧和思念,以及对世俗的无奈。接下来,“曹植颂传天上去”和“嵇康种满舍前来”两句分别引用了曹植和嵇康两位古代文人的故事,强调了萱草花在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鹿葱谁验宜男谶,凤首犹寻别种栽”这两句则是对萱草花的生长环境和形态特征的描绘。最后,“浩有苦怀偏忆母,从今不把北堂开”两句,则是诗人通过萱草花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深切怀念之情,以及自己愿意为了母亲而努力奋斗的决心。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令人叹为观止。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萱草花》是南宋诗人董嗣杲的一首词。这首词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1156年,正值南宋中期。在南宋时期,中国正处于金朝的侵略之下,国家局势动荡不安。在这种背景下,许多文人志士纷纷抒发忧国忧民之情,董嗣杲便是其中之一。 董嗣杲,字延年,浙江湖州人。他年轻时家境贫寒,成年后勤奋读书,但由于时局原因未能考取功名。他曾尝试投身军旅,报效国家,但因战乱频发而未能如愿。在这个特殊时期,董嗣杲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萱草花》。 在这首词中,董嗣杲以萱草花为象征,表达了他的忧虑和对国家的关切。萱草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视为母爱的象征,代表着母亲对孩子的关爱和期盼。董嗣杲以此比喻国家对他的关爱和期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国家的忠诚和思念之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