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未老人生旦
昔人端为祈黄耈,再拜慇懃扶大斗。
吾翁今年九十一,儿从两岁贫无酒。
趋庭何以祝弥诞,盈把菊花空在手。
嗅香嚼蘂当甘旨,翁亦怡然如适口。
人生贫富在分定,独是期颐世稀有。
翁余九十儿七十,膝下庞眉仍皓首。
若将此事较人间,岂非造物意愈厚。
因兹历历诏儿孙,自古悦亲惟孝友。
上惇下睦无间言,一门和气薰蒸久。
虽无旨酒奉杯酌,意乐心宽亲自寿。
更于大节保终始,立身扬名以垂后。
世上荣亲无若此,何必金章并紫绶。
南邻白酒况可赊,丰俭随家惟用缶。
年年此举谅不难,甲子无穷环癸丑。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癸未:指公元1243年。
2. 老人生旦:这里的生旦指的是诞辰,即老人出生的日期。
3. 端为祈黄耈:黄耈是指长寿的老年人。
4. 再拜殷勤扶大斗:恭敬地拜倒,两手扶持着地面。
5. 九十一:诗人父亲91岁的高龄。
6. 两岁贫无酒:诗人贫困得无法买到酒来庆祝父亲的生日。
7. 趋庭:原指子女来到父母跟前的行动,这里借指向父亲祝寿。
8. 弥诞:整岁的生日。
9. 盈把菊花空在手:手里只有一把菊花,却无钱买酒。
10. 嗅香嚼蘂:形容菊花的香气和美味。
11. 期颐:百岁老人的称呼。
12. 世稀有:意思是很难见到有人活到一百岁。
13. 翁余九十儿七十:诗人的父亲91岁,诗人70岁。
14. 膝下庞眉仍皓首:庞眉指老年人,皓首也是指白头。
15. 造物意愈厚:这是说造物主对待诗人父子的态度更加厚爱。
16. 因兹历历诏儿孙:诗人把父亲的话记在心里,并向后代子孙传达。
17. 淳下睦无间言:一家和睦相处,没有矛盾和冲突。
18. 一门和气薰蒸久:全家人和气的气氛已经很久了。
19. 杯酌:举杯敬酒。
20. 大节保终始:始终保持高尚的品质。
21. 金章并紫绶:古代官员的官服,这里比喻荣华富贵。
22. 南邻白酒况可赊:邻居的酒铺可以赊账购买。
23. 丰俭随家惟用缶:家里无论贫富都只用陶罐喝酒。
24. 甲子无穷环癸丑:癸丑是诗人的出生年份,表示无限循环,有祝福长寿之意。
去完善
赏析
《癸未老人生旦》是南宋诗人陈文蔚的诗歌作品,这首诗写于癸未年(1163年)他九十一岁的父亲生日之际。诗中以节日气氛为背景,表达作者对于家庭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父亲的深切祝福。
首先,诗人通过描绘拜神祈求长寿的场景来表达对父亲健康长寿的愿望。紧接着诗人指出自己的贫穷状况,无法为父亲准备丰盛的酒席,但他巧妙地运用菊花这种象征吉祥的植物代替美酒,以示庆祝。
接下来,诗人提到人生的贫富命运早已注定,但能够活到九十高龄的人世间并不多见。他还通过对比自己和父亲的年龄,揭示出老人长寿背后的宇宙奥秘和造物主的恩宠。
然后,诗人劝告子孙要孝顺友爱,保持良好的家庭氛围,因为这才是真正的幸福所在。虽然没有美酒佳肴,但诗人坚信家人的心意与快乐才是真正的祝福。
最后,诗人鼓励家人要坚守道德底线,树立良好的家风,使家族世代兴旺。他强调了金钱名利并非家庭幸福的唯一标准,真善美才是永恒的价值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癸未老人生旦》是南宋诗人陈文蔚的一首贺寿诗。这首诗创作于宋理宗绍定六年(1233年),即癸未年。此时,距离靖康之耻已有百年,南宋朝廷偏安江南一隅,内外交困。
在这一年里,陈文蔚经历了人生的沧桑巨变。他曾在科举考试中屡试不第,但始终坚持读书治学,终于在绍定五年考中进士。然而,就在他步入仕途的第二年,他的父亲病逝,于是他回到故乡守孝。在这期间,他写下了这首贺寿诗,以表达对父亲的深深怀念之情。
此外,这一时期,南宋朝政腐败,内外矛盾激化。金国入侵,蒙古崛起,使得南宋朝廷陷入严重的危机。而陈文蔚作为一名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也在关注着国家的前途命运。他在诗中表达了对父亲的敬仰之情,同时也隐含着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国家未来的担忧。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