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夜坐

标题包含
夜坐
深山五月清无暑,露气漙空午夜寒。 草际鸣蛩更强聒,满怀秋思寄毫端。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五月的深山清静无比,毫无炎热之感,夜半时分,露水弥漫在空中,带有一丝凉意。草丛中蟋蟀的鸣叫声此起彼伏,让人心生烦躁。此情此景,不禁让我满怀秋天的思绪,只能通过笔墨抒发心中的情感。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卫泾(1159-1228):南宋官员、文人,字清叔,号后乐居士、西园居士,元佑五年生,卒于宝庆二年,年七十岁。淳熙间进士,累官为御史中丞,晚年拜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有《后乐集》。 2. 深山:指在远离城市的山林地区。 3. 五月:农历五月份,正值夏季。 4. 清无暑:清凉而没有炎热,指山林气候适宜。 5. 露气漙(tuán)空:露珠在空中凝聚,形容深夜空气湿润。 6. 午夜:指晚上十二点到凌晨一点之间。 7. 鸣蛩(qióng):发出声音的蟋蟀。 8. 更强聒(guō):更加大声地叫唤。 9. 毫端:毛笔尖端,这里代指写字、作文。 10. 秋思:秋天的思绪或情感。
去完善
赏析
《夜坐》是南宋诗人卫泾创作的一首描绘山间夜景的诗。首句“深山五月清无暑”以时令和地点引入,营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氛围。次句“露气漙空午夜寒”则具体描绘了深夜的露气和寒冷的气氛。第三句“草际鸣蛩更强聒”则以虫声扰人更衬托出山中的静谧,同时也表达出诗人在这样环境中内心的孤独与寂寥。最后一句“满怀秋思寄毫端”则将诗人的情感融入笔墨之中,传达出深深的哀思之情。全诗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通过细致的环境描绘和心理刻画,使读者能深入体会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夜坐》是南宋著名文学家卫泾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作于公元1194年,当时卫泾正在京城临安(今浙江杭州)担任官职。这一年,他经历了人生中的一个重要时刻——被任命为礼部侍郎。这一职务使得他对朝廷政治有了更深的理解,也使他更加关注国家的发展和民生疾苦。 在这个时期,南宋王朝正处于内外交困的境地。一方面,北方金国不断南下侵扰,导致边境战乱频繁;另一方面,朝廷内部党派纷争不断,政局动荡不安。在这样的背景下,卫泾深感自己作为一名官员,有责任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出一份力。因此,他在《夜坐》中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民族精神的呼唤。 在诗中,卫泾以深沉的笔触描绘了夜晚独坐的情景,抒发了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之情。他以“月照楼前树”的形象,象征国家的光明前景;又以“风吹屋上瓦”的景象,暗示国家的困境与挑战。同时,他还表达了要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而努力的决心。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