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闻和叔抚琴

标题包含
闻和叔抚琴
蓐收传令待残更,斗转参横露气清。 谁弄瑶池三尺玉,怪来万壑动秋声。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蓐收在夜色中传达命令,等待最后的时刻。星星围绕北斗七星转动,参星横斜。夜晚露水清晰可辨,仿佛所有的山涧都在秋风中颤动,发出声响。
去完善
释义
《闻和叔抚琴》这首诗歌描绘了在寂静的夜晚,听到和叔弹奏古琴的情景。以下是诗词中的注释: 1. 蓐收:古代神话中的神祇,主管秋天的神明,此处代指秋天。 2. 残更:夜间的最后一段更次,这里形容时间已经很晚。 3. 斗转参横:北斗七星与参星在天空中移动,表示时间的推移。 4. 瑶池:传说中仙女居住的仙境,这里用来形容琴声的美妙。 5. 三尺玉:对古琴的比喻,形容其形状优美、音色圆润。 6. 万壑:形容群山连绵不断,这里用来形容琴声回荡在山谷之间。
去完善
赏析
《闻和叔抚琴》这首诗歌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抚琴时的情境。开篇“蓐收传令待残更”的描述,让人想象到一个肃穆的场景,仿佛天地之间的一切都静默下来,只等待着那即将到来的音乐。而“斗转参横露气清”则形象地描绘出夜晚时分,天空星辰闪烁、露水清新的画面。 紧接着,诗人用“谁弄瑶池三尺玉”一句,暗指抚琴者的技艺高超,仿佛是神仙在演奏一曲仙乐。最后一句“怪来万壑动秋声”更是将音乐的力量推向高潮,原本宁静的夜晚似乎被这音乐唤醒,万壑之中涌动着秋天的气息,生动地展示了音乐的感染力。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音乐与自然的交融,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抚琴者所传达出的情感,以及音乐所带来的无穷魅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闻和叔抚琴》这首古诗创作于北宋时期,具体年份难以确定。此时正值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阶段,文化艺术繁荣发展。在这段时间里,著名文人墨客层出不穷,而卫泾作为其中的佼佼者,以诗词书画闻名于世。 这一时期的卫泾,仕途并不平坦,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却始终未能获得功名。然而,正是这种人生经历,使他对民间疾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为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在这首《闻和叔抚琴》中,卫泾通过描述和叔弹奏古琴的场景,表达了对知音难觅的感慨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首古诗以悠扬的琴声为引,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美好的意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尚的艺术情操。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