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淀湖
疎星残月尚朦胧,闲趁烟波一棹风。
始觉舟移杨柳岸,直疑身到水晶宫。
鸟鸦天际墨千点,白鹭滩头玉一丛。
欵乃一声回首处,西山横在有无中。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稀疏的星星和残月还显得朦胧,悠闲地乘着烟波荡漾的小船穿梭于风中。
刚开始察觉小舟已经离开了柳岸边,恍惚中觉得自己已经到达了水底的宫殿。
天边的乌鸦似乎化作了一片墨色,滩头的白鹭如同玉一般点缀其中。
突然间传来的一声召唤,回头一看,西山已经在若有若无的景致之中了。
去完善
释义
1. 游淀湖:淀湖,指苏州的湖泊。
2. 卫泾:字清叔,宋代官员、文人。
3. 疎星残月:稀疏的星星和残缺的月亮。
4. 闲趁烟波:悠闲地驾船于湖面上。
5. 始觉舟移杨柳岸:感觉船只从杨柳岸边驶过。
6. 直疑身到水晶宫:直接怀疑是否已经到了水晶宫殿。
7. 乌鸦天际墨千点:乌鸦在天际排成黑色的一片。
8. 白鹭滩头玉一丛:白鹭在滩头上显得洁白如同一丛玉石。
9. 欵乃一声:摇橹的声音。
10. 西山横在有无中:西边的山在云雾之间若隐若现。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水乡风光的古诗,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淀湖的宁静与美丽。诗中的“始觉舟移杨柳岸,直疑身到水晶宫”,形象地描绘了船在水面上悠然前行的感觉,仿佛进入了一个如梦如幻的世界。而“鸟鸦天际墨千点,白鹭滩头玉一丛”则是对湖泊上空及水面的生动描绘,使得全诗画面丰富多彩。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游淀湖》是南宋诗人卫泾的一首描绘自然风光的诗歌。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234年,正值南宋末期。在这个时期,中国历史上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如金朝的灭亡、元朝的崛起等。在这样动荡不安的历史背景下,诗人卫泾通过游览淀湖,抒发了自己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卫泾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他在官场生涯中屡遭挫折,因此对现实世界产生了深深的失望。在这种情况下,他选择将情感寄托于自然山水之间,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在诗中,卫泾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淀湖的美景,如“云间带雨过山头”、“水光山色两悠悠”等诗句,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他也借此表达了对人生际遇的思考,如“世间万事皆成古”,展现了诗人豁达的人生态度。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