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登吴江垂虹
平湖万顷天无风,试上垂虹月满空。
豁目直穷烟障外,诸峰浑出有无中。
混同天地纤尘绝,倒影星辰万象雄。
却笑三山游汗漫,恍然身世到蓬宫。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平静如镜的水面广阔无垠,天上没有一丝风。
尝试走上彩虹般的桥梁,月亮洒满天空。
放眼望去,远处的烟雾仿佛被穿透,山峰若隐若现。
天地间混杂在一起,星星点点,景象雄伟。
忽然想到那海市蜃楼般的仙山,在欢笑畅游之际,恍然觉得自己来到了天上的宫殿。
去完善
释义
1. 吴江:吴江县是位于江苏省苏州市的一座古县。
2. 垂虹:这里指代垂虹桥,为南宋时期江苏吴江的一处名胜古迹,因桥拱如虹而得名。
3. 平湖万顷:形容湖水宽广无边。
4. 无风:没有风浪的湖面,形容湖面平静。
5. 豁目:放眼远望,使眼界开阔。
6. 烟障:烟雾笼罩中的屏障,形容远处模糊的景象。
7. 混同天地:与天地融为一体。
8. 倒影星辰:倒映在水中的星星,形容夜景美丽。
9. 三山:这里应该指的是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
10. 游汗漫:汗漫一词有无穷无尽之意,这里意为畅游仙境。
11. 蓬宫:即蓬莱仙境。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月夜登上吴江垂虹桥所见的壮丽景象的诗歌。诗人以平湖、无风和垂虹为背景,展现了月色下的开阔水面和宁静气氛。接着,他借“豁目直穷烟障外”之句,表达了视野的无垠以及远处群山若有若无的景象。之后,用“混同天地纤尘绝”与“倒影星辰万象雄”进一步描绘了夜色中的浩渺星空和奇特景象。最后两句“却笑三山游汗漫,恍然身世到蓬宫”,则寓意诗人心中宛如置身于仙境般的感受,令人心驰神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月夜登吴江垂虹》是南宋诗人卫泾在淳熙年间所作。这一年是公元1174年,当时的卫泾出任江浙东路安抚使兼知平江府。这首古诗的创作地点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诗人在月夜登上吴江的垂虹桥,写下了这首诗篇。
在那个时期,南宋偏安江南一隅,尽管暂时没有战事,但国家的危机依然存在。诗人作为地方官员,深感责任重大,时刻为国家和人民着想。在这样的背景下,他登上了垂虹桥,望向远方的江河,心中感慨万千。
垂虹桥自古便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它横跨在吴淞江上,如同一道彩虹悬于天际。站在桥上,可以俯瞰浩渺的江水,仰望皎洁的明月,感受大自然的壮丽景色。然而,在这美丽的夜晚,诗人却无法释怀心中的忧虑,因为他深知国家正处于危难之中,而他的职责就是为国家出谋划策,为人民谋福祉。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