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呈张德辉

标题包含
呈张德辉
韫椟君子藏,枉寻吾道曲。 绝物忌太清,狥世未免俗。 人言俗难医,我见清可濯。 安得直上挽天河,一洗俗尘千万斛。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才华横溢的君子们隐居起来,白白浪费寻找真理的时光。 远离尘世并不一定意味着高雅,追求世俗也不一定会庸俗。 有人说世俗难以改变,但我认为高尚可以洗涤心灵。 怎样才能直接通向天堂,洗净亿万尘埃呢?
去完善
释义
《呈张德辉》注释: 1. 韫椟:将珠宝藏于盒中。比喻贤才隐逸不仕。 2. 枉寻:指寻找道路,弯弯曲曲。 3. 绝物:超凡脱俗的境地。 4. 太清:天宇的最高处,象征超脱世俗的高洁境界。 5. 狥世:屈从世俗,与大众合流。 6. 俗尘:世俗的纷扰。 7. 安得:如何能。 8. 天河:银河。 9. 一洗:彻底清除。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呈张德辉”,卫泾以诚挚之心,向张德辉这位友人阐述自己的观点与思考。开篇的“韫椟君子藏,枉寻吾道曲。”意在表明君子应如珍贵宝物般深藏不露,即便探求正道之路曲折漫长,也要坚定前行。接下来的诗句提到过于完美的事物容易遭人嫉妒,而与世浮沉又难免流于世俗。诗人认为世俗的恶习可以凭借内心的纯洁去洗涤,犹如引入天河之水,洗净尘埃。诗歌充分展现了卫泾正直高洁、自信坚定的品格,以及他渴望超脱世俗纷扰的决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元大德年间(公元1297-1307年)的某一天,江南的景色在阳光和煦中显得格外宜人。这是中国元朝时期,一个繁荣而又充满变革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儒家文化的地位虽然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但仍然是主流文化之一。诗人们依旧以此为主旋律,抒发着个人的情感与理想。 在那个时代,有一位名叫卫泾的文人。他一生沉浮于宦海之中,历经坎坷,却始终保持着对知识的热爱和对理想的执着。他曾数次科举落第,但他并没有因此气馁,反而更加努力地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学修养。他的才华得到了皇帝的赏识,被任命为尚书郎。然而,好景不长,由于政治斗争,他被贬到了遥远的南方。 在南方的日子里,卫泾并没有因为环境的改变而放弃自己对理想的追求。他仍然坚持写作,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对社会的关注。在这一时期,他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其中就包括这首《呈张德辉》。在这首诗中,他以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水乡画卷,表达了对家乡美好景色的眷恋之情。同时,他也抒发了自己对于人生无常、宦海浮沉的感慨,表现出了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