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
夜月楼台,夕阳庭院。
都将前事思量遍。
当初识面待寻常,争知识后情如线。
只怕梅梢,参横斗转。
催人归去天涯远。
断肠当在别离时,未曾说著肠先断。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夜幕降临,月光洒在高楼和亭台;夕阳西下,余晖映照在庭院之中。
我反复思考着过往的事情。初次相识的时候,我们只是普通朋友,谁能料到后来的感情如此深厚呢?
我真担心那梅花枝头,星空已转换了位置。时间的推移让人离家越来越远。
最痛苦的时刻是离别时分,而在这之前,我们已经心痛欲绝了。
去完善
释义
词句注释如下:
1. 踏莎行:词牌名,双调五十八字,前后段各六句、三仄韵。
2. 何梦桂:南宋末年著名文人,字岩叟,号潜斋。
3. 夜月楼台,夕阳庭院:指夜晚的月光洒满楼阁和亭台,傍晚的夕阳照进庭院,描述环境优雅。
4. 都将前事思量遍:回想过去的经历和故事。
5. 当初识面待寻常,争知识后情如线:刚相识的时候觉得平常,没想到深入了解后感情变得如此深切。
6. 只怕梅梢,参横斗转:表示时间流逝,暗示离别之时即将来临。梅梢,指梅花绽放的时节,通常在春天;参横斗转,形容天色渐暗,星辰变化。
7. 催人归去天涯远:指离别的时刻即将到来。
8. 断肠当在别离时,未曾说著肠先断:分别的时刻让人悲伤到极点,还未说再见,就已经痛苦万分。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以“踏莎行”为题,描绘了夜月下的楼台和夕阳中的庭院,让人思绪万千。当初的相识似乎平平无奇,但日后的情感却如丝般紧密。梅花凋零的季节,北斗星已经移位,预示着时间的流逝。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离别的痛苦和无法言说的伤感,使读者感同身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踏莎行》是南宋词人何梦桂所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创作于南宋末年,当时社会动荡,战争频发,民生疾苦。何梦桂身处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亲身经历了战乱、流亡和世事无常的种种磨难。
何梦桂在年轻时曾参加科举考试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因种种原因未能得到官职。后来,他逐渐放弃了仕途,开始潜心钻研诗词歌赋。在那个年代,文人墨客们常常通过诗词来表达自己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忧虑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何梦桂也不例外,他的许多作品都表现出了这种情感。
《踏莎行》一词,正是在何梦桂经历过人生波折、目睹了乱世沧桑之后创作的。在这首词中,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色和社会现实,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世事如梦的感慨,同时也传达了对和平与美好生活的渴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