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水调歌头

标题包含
水调歌头
日月如磨蚁,万事且浮休。 君看檐外江水,滚滚自东流。 风雨瓢泉夜半,花草雪楼春到,老子已菟裘。 岁晚问无恙,归计橘千头。 梦连环,歌《弹铗》,赋《登楼》。 黄鸡白酒,君去村社一番秋。 长剑倚天谁问,夷甫诸人堪笑,西北有神州。 此事君自了,千古一扁舟。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文学家、军事家。他出生于山东历城(今济南)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少年时期就表现出过人的才华和胆识。 辛弃疾在青年时期投身抗金事业,曾参与耿京领...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这些事情就由你自己去决断吧,历史长河中,每个人终究不过是一叶漂泊的小舟。
去完善
释义
长剑倚天:象征壮志未酬;夷甫:西晋名士王衍,讽刺空谈误国;神州:指中原大地。
去完善
赏析
上片开篇以“日月如磨蚁”起兴,将宇宙的永恒与人生的短暂形成对比,奠定了全词深沉的基调。“君看檐外江水,滚滚自东流”则进一步借景抒情,暗示时光不可逆转。接着通过描写瓢泉夜雨、雪楼春花,展现了作者归隐后的恬淡生活,但其中暗藏沧桑感。 下片转入对友人的送别与感慨。“梦连环,歌《弹铗》,赋《登楼》”三句运用典故,巧妙地表达了内心的复杂情绪:既有怀才不遇的愤懑,也有对家国命运的忧虑。“长剑倚天谁问”一句直抒胸臆,痛斥当权者无所作为,令人扼腕叹息。最后两句“此事君自了,千古一扁舟”,则回归超然物外的态度,将人生比作一叶扁舟,在历史洪流中随波逐流。 整首词行文跌宕起伏,语言雄浑豪放,兼具哲理性和艺术性。辛弃疾以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人生阅历,将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融为一体,使读者既能感受到他内心的挣扎与释然,也能体会到他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辛弃疾晚年隐居铅山时期。此时的辛弃疾已过花甲之年,历经宦海沉浮,壮志未酬。他亲眼目睹南宋朝廷偏安一隅,不思进取,内心充满忧愤与无奈。词中借景抒情,以江水东流喻时光流逝,以磨蚁形容日月轮回,表达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在瓢泉雪楼的隐居生活中,诗人既有归隐田园的豁达,又难掩报国无门的悲凉。这种矛盾心境贯穿全词,使作品呈现出深沉厚重的历史感与人生况味。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