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棋
古人欲写得丧形,万事画在方罫内。
黑白胜负无已时,目送孤鸿出云外。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古代,人们想要表达悲伤的心情,通常会在纸上画出各种形状来表达内心的感受。生活中的喜怒哀乐都在这方寸之间展现出来。如同围棋对局中的黑白子,争胜局面持续不断,只有当一方完全败北之后,这场较量才会停止。看着那孤独的鸿雁飞向云端之外,仿佛它也在寻找那一份宁静与解脱。
去完善
释义
1. "得丧形":字面意思是得到与失去的具体形式,此处引申为生活中的一切得失。
2. "万事画在方罫内":"万事"泛指世间所有事情;"方罫"本指围棋棋盘,这里用来形象地描述事物发展的路径及可能的结果。
3. "黑白胜负无已时":指围棋对局中的黑白棋子争夺领地,胜负难定,没有终结之时。
4. "目送孤鸿出云外":"目送"表示关注并见证了这一过程;"孤鸿"比喻棋局的胜负结果;"出云外"意为超出视野之外,无法触及,象征最终的结局难以预测和控制。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名为《下棋》,作者是北宋文人黄庶。诗中描述的是一种通过围棋对人生得失的哲理思考。
首句“古人欲写得丧形”中的“得丧形”指的是人生中的得与失。诗人借用古人创作的围棋图案来表达人生的复杂多变,将世间万物都寓含在这一黑一白的棋盘之中。接下来的“万事画在方罫内”则强调了围棋棋盘的正方形结构,象征着规矩、法则,寓意着人生的轨道。
第二句“黑白胜负无已时”揭示了围棋的魅力所在——胜败难料,永无止境。而此句也间接展示了生活中的种种争斗和成败,犹如一场永无休止的对弈。“目送孤鸿出云外”作为尾句,描绘了诗人静观棋局的心态。面对变幻莫测的人生世事,诗人以超然的态度看待,如同“目送孤鸿出云外”一般淡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下棋的描绘,表达出了诗人对待人生的达观态度: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我们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淡定地面对人生的起起伏伏。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下棋》是宋代诗人黄庶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在下棋时的情景和对弈者的生动刻画,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乐观的人生态度。
首先,从创作时间来看,这首《下棋》完成于公元1050年左右,正处于北宋仁宗时期。这个时期,宋朝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发展迅速,诗歌创作领域更是百家争鸣,形成了以苏轼、黄庭坚等人为代表的豪放派和婉约派。
其次,关于作者黄庶的人生际遇,他在青少年时期就表现出了过人的才学,但由于家庭贫困,无法支付科举考试的费用,因此屡试不第。直到后来,在亲友的帮助下,他才得以进入仕途。然而,他在官场上并不得志,多次被贬谪。尽管如此,他仍然保持着乐观的心态,把精力投入到文学创作中。
最后,从时代背景来看,北宋时期社会相对稳定,民众生活较为富裕。象棋作为一种休闲娱乐方式,在当时非常流行。黄庶作为一位关心民生的士人,通过描绘下棋这一场景,表达了他对普通百姓生活的关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