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陈元孝新翁
喜君年老矣,白发渐成疏。完卵覆巢下,生儿有室初。何能毕志愿,聊得赋闲居。旧业龙山口,春来好荷锄。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恭喜您年事已高,白发逐渐稀少。完成这一番事业,养育儿女初出茅庐。无法实现所有的愿望,姑且过上闲暇的生活。您的家园在龙山的山脚下,春天到来时可以尽情地挥动锄头。
去完善
释义
1. 《赠陈元孝新翁》:这首诗是写给一位名叫陈元孝的老人。
2. 喜君年老矣:高兴地看到你已经老了。
3. 白发渐成疏:头发逐渐稀疏,表示年纪已老。
4. 完卵覆巢下:比喻在灾难中幸存下来。
5. 生儿有室初:有了儿媳和孙子的陪伴。
6. 何能毕志愿:如何才能实现自己的愿望。
7. 聊得赋闲居:暂时过上悠闲的生活。
8. 旧业龙山口:指在龙山的故居。
9. 春来好荷锄:春天来临时,可以拿起锄头从事农活。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陈元孝新翁的祝愿和期待。首联表达了对陈元孝新翁年老的欣喜,他的白发逐渐稀疏,象征着人生的沉淀和智慧。颔联则用了“完卵覆巢”的典故,表示尽管身处乱世,但仍有新的生命在诞生,寓意着希望和延续。颈联表达了诗人的期许,即使无法实现所有的愿望,也能过上平静的田园生活。尾联则以龙山口为引,暗示春天到来时,可以一起耕耘、收获,享受生活的乐趣。整首诗充满了乐观向上的精神,表现了诗人对陈元孝新翁的祝福和对未来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赠陈元孝新翁》是何绛所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明末清初,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战乱频仍的时期。在这段时间里,作者何绛经历了人生的起伏跌宕。他在明朝末年曾担任过翰林院编修,但因不愿屈从于清朝统治者的要求而辞官回乡,表现出了坚定的民族气节。
这一时期的社会背景也与作者的心境密切相关。明朝末年,宦官专权,政治腐败,内外矛盾激化,导致了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和清兵入关的战乱。这些时代背景使得作者对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深感忧虑,也对个人的人生道路产生了深深的思考。
在《赠陈元孝新翁》这首诗中,作者以陈元孝为例,表达了对人生价值和处世态度的思考。诗中写道:“吾道元无赘,君恩固有馀”,表现了作者对于坚守道义和气节的坚定信念;“且将陶令酒,闲作广陵书”,则体现了作者在面对困境时的豁达和乐观。这首古诗充分体现了作者在这个特殊时期的人生感悟和社会关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