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春花二首 其一
秾李繁桃刮眼眀,东风先入九重城。
黄花翠蔓无人顾,浪得迎春世上名。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满树的桃花和李花明艳夺目,春风早早吹进了皇城的深处。一片片嫩黄和翠绿的藤蔓却无人理睬,徒有“迎春”的名号在世间流传。
去完善
释义
1. 秾李繁桃:此处指的是桃李盛开的景象。
2. 刮眼明:指桃李花开时,色彩鲜艳夺目。
3. 东风:春风。
4. 九重城:这里指皇宫。
5. 黄花:这里指的是迎春花。
6. 翠蔓:绿色的藤蔓。
7. 浪得:空有。
去完善
赏析
《迎春花二首 其一》刘敞这首诗歌通过对秾李繁桃的描绘,表现了春天的美好和生机盎然的景象。诗人用“刮眼眀”来形容桃李盛开时的绚烂,同时暗示出春天已至,万物复苏。紧接着,诗人提到春风先入九重城,意味着春天的气息已经来到皇宫之中,揭示了春天的脚步无法阻挡。而诗中的“黄花翠蔓无人顾”则是对迎春花的描写,虽然它并不像桃李那样引人注目,但却因为它的名字中有“迎春”二字,使得它在世人眼中成为春天的象征。然而,诗人认为这只是虚有其名,实际上人们并没有真正关注过它。这首诗通过对比桃李的繁华与迎春花的寂寥,表达了作者对世俗观念的一种讽刺,同时也突显了作者的独立见解和深沉的思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迎春花二首 其一》是北宋时期著名文人刘敞创作的一首咏物诗。这首诗歌创作于公元975年左右,当时刘敞已经年过半百,在经历了一系列官场沉浮后,他对人生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这个时期的北宋社会相对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发展迅速,尤其是诗歌创作,涌现出了大量优秀的诗人,如苏轼、黄庭坚等。在这种背景下,刘敞以迎春花为题材,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此外,刘敞作为一位文人,他的诗歌创作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强调人性本善,主张人们应该积极向上,追求真理。在他的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于生命力的赞美,以及对于美好未来的期许,这些都是他在这一时期所经历的世事变幻和人性考验中逐渐形成的观点。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