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花吟
绛萼累累承晓露,含英蕴质并朱云。
庙廊忠梗谁堪比,能展丹心向日倾。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红花盛开承受朝露,果实满枝头藏红霞。
庙堂之上忠诚鲠直谁能比,能展示赤诚之心面向太阳。
去完善
释义
绛萼:红色的萼片。累累:形容果实多而连续不断的样子。承:承受。晓露:清晨的露水。
含英:包含花朵。蕴质:内蕴的品质。并:并列。朱云:红色云彩。
庙廊:指朝廷官吏。忠梗:忠诚刚直的人。谁堪比:谁能相比。
能:能够。展:展示。丹心:赤诚之心。向日:朝着太阳。倾:倾斜,这里表示倾向、向着。
去完善
赏析
《葵花吟》是金朋说的咏物之作,通过对葵花的赞美,寄寓着诗人的高尚情操和对理想的追求。在诗中,诗人以浓郁的笔墨描绘了葵花朝露、丹心向阳的特点,塑造了一个充满生命力和高贵品质的形象。"绛萼累累承晓露"一句,形象地描绘了葵花枝头挂满硕果,清晨时分承受着晶莹剔透的露珠的景象。接着,“含英蕴质并朱云”描述了葵花籽实饱满,红艳似火,与天空中的红霞相映成趣。此联以拟人化的手法将葵花的形态特征和美好景致呈现出来,展现出诗人在观察生活时细致入微的审美感受。接下来的“庙廊忠梗谁堪比,能展丹心向日倾”则进一步赋予葵花人格化特点,用庙廊忠梗比喻葵花的忠诚不屈的精神风貌,揭示了向日葵坚定、忠诚的品质。最后两句则以夸张的手法表达出向日葵一心一意向着阳光生长的精神特质,暗含诗人坚守信仰,矢志不渝的人生信条。这首诗不仅是对葵花的赞美,更是借物言志,展现了诗人对忠诚品质的敬仰以及坚定信念的人生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葵花吟》是明代诗人金朋说创作的一首咏物诗,收录于《四库全书》。这首诗以葵花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在自然与人文之间寻找和谐的生活理想。
首先,我们来看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明朝(1368年-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强大的朝代,此时中国进入了相对稳定和繁荣的时期。金朋说的具体生卒年尚不可考,但从其诗作可知他是明朝中期的一位文人墨客。这一时期,科举制度已经相对成熟,士人阶层在社会上地位较高。儒家学说仍为主导思想,文人注重品性和道德修养。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诗人金朋说在这段时间内的相关人生际遇。作为一个读书人,他可能经历过科举考试,并在其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然而,他也可能因为没有取得更高的官职而失望。这可以从他的诗作中看出端倪,他在作品中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担忧和对美好世界的向往。此外,他还可能有过游历四方、交朋结友的经历,这使得他对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有了深入的了解。
最后,我们来看与诗人有关的时代背景。明朝中期,经济和文化发展迅速,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诞生。但与此同时,封建社会的各种弊端也逐渐显现出来,如科举制度的僵化、官僚腐败等。在这种环境下,许多文人开始关注社会现实,试图通过诗歌来表达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和忧虑。这种时代背景为金朋说的创作提供了土壤,使他的作品具有了深刻的社会意义。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