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中书怀
秦望山光翠欲流,荷花落尽鉴湖秋。
不堪衰病归心切,难为湖山更少留。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秦望山的景色如同翠绿的水流动般美丽,秋天的鉴湖已经没有了荷花。因为身体衰弱和疾病困扰,我急切地想要回家,难以再在美丽的湖光山色中多停留片刻。
去完善
释义
1. 秦望山:位于今浙江省杭州市。
2. 翠欲流:形容青山翠绿如同流水一般。
3. 荷花落尽:指秋天荷花凋谢的景象。
4. 鉴湖:又称镜湖,位于今浙江省绍兴市。
5. 不堪:忍受不住。
6. 衰病:年老体衰的病态。
7. 归心切:急切地渴望回家的心情。
8. 难为:难以胜任。
去完善
赏析
王炎的《病中书怀》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致紧密交融,使得诗篇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诗人通过对秦望山、荷花和鉴湖等景色的描绘,巧妙地传达了自身病情和心理状态。诗中的“翠欲流”形象地表现了秦望山的青翠与活力,体现了大自然旺盛的生命力;而“荷花落尽鉴湖秋”则反映了季节的更替,以及自然景象带来的时间流逝之感。
此外,诗人通过表达“不堪衰病归心切”这一情绪,向读者展示了其因病情困扰而产生的无奈心情。他渴望回到故乡的心愈发迫切,但却因身体状况而无法如愿以偿,这种情感令人倍感同情。同时,诗人又表示了“难为湖山更少留”的遗憾之情,传达出他对山水风光的热爱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留恋。这首诗作将作者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体验紧密联系起来,给人以深刻的共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王炎在南宋期间进行诗歌创作,其时中国正值战争与混乱的时期。《病中书怀》这首诗恰好在这一时期完成。诗的内容表现了他患病时的哀伤和忧虑,既是对自己身体病痛的哀叹,也是对家国命运的忧虑。
诗人王炎身处南宋晚期,面临着国家政治腐败、外敌侵略等诸多困难。其所在时代,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不安。作者生活在一个以军事防御为主导的王朝,自己又身染重病,种种艰难困苦叠加在一起,使其更加感到身心疲惫,痛苦万分。这种强烈的情感在诗篇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