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初三日冬至雨中

标题包含
初三日冬至雨中
今年云物风吹雨,山涧关门亦可书。 烧叶炉中煖红酒,静听簷溜落阶除。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今年的气候风云变化,风雨交加,在山涧的关门前也可以读书写字。 在炉子里烤着火叶温着红酒,静静地听着屋檐上的水滴落在台阶上。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初三日:农历每月的第三天。 2. 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公历12月21-23日之间。这一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白天最短,夜晚最长。 3. 韩淲:南宋诗人,字仲止,号涧泉,吉州(今江西吉安)人。其诗多描绘乡村生活,反映民间疾苦。 4. 云物:指天空中的云彩和景物。 5. 风吹雨:形容风雨交加的天气。 6. 山涧关门:指山间的小道和关闭的门。这里可能是指诗人所处的偏僻山村。 7. 可书:值得记载或记录。 8. 烧叶炉中:指在炉火中燃烧树叶取暖。 9. 煖红酒:加热后的红酒。 10. 静听簷溜落阶除:静静地听着屋檐滴水和台阶之间的碰撞声。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冬至节气的诗作。诗人韩淲通过描述风、雨、烧叶炉、红酒等元素,以及聆听屋檐滴水的声音,将人们带入了冬至的氛围之中。这首诗的意境宁静而富有生活气息,表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初三日冬至雨中》是南宋著名诗人韩淲所作。诗云:“冬至雨中梦未阑,江南春信已先看。亭前屋外梧桐树,未必明年作后难。”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冬至日在雨中思念家乡的情景。 此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末年(约公元1250年),正值南宋晚期政治腐朽、民生疾苦之际。此时北方金国侵扰不断,南宋朝廷却萎靡不振,朝政混乱。而诗人韩淲正是生活在这个动荡时期的文人,其曾先后任官湖南参议、江西漕司等职,但终因厌恶官场腐败,辞官归隐。因此,诗人对于祖国山河的眷恋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就更加显得真实且深切。 另外,在宋末元初这一历史时期,江南地区经济文化繁荣,特别是文人墨客间盛行雅集唱和活动,这也对诗人产生了影响。因而,在这首诗歌中,我们能感受到诗人浓郁的思乡之情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深关切。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