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荔枝楼

标题包含
荔枝楼
高槛起边愁,荔枝谁致楼。会须教匠坼,不欲见蛮陬。 树痹无春影,天连觉汉流。仲宣如可拟,即此是荆州。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薛能,字大拙,唐朝著名诗人。他的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在唐宪宗至唐宣宗时期(公元805-859年)。 薛能出身贫寒,但勤奋好学,才华横溢。他年轻时曾参加科举考试,但未能及第。后来,他在地方官吏任上表现...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高楼边的愁绪涌上心头,谁能给我寄来荔枝呢?必须请匠人拆开包裹,不想让它们看到野蛮的地方。 树木好像生了病,没有春天的影子;天空仿佛与汉水相连。如果要拿一个人来形容我此时的感受,那就应该是王粲(仲宣)初到荆州的时候吧。
去完善
释义
1. 高槛起边愁:"高槛"指高高的楼台栏杆,"边愁"是指边疆的忧虑或思念。这句意思是,站在高楼的栏杆旁,引发对远方的思念。 2. 荔枝谁致楼:"荔枝"是一种水果,"致楼"是指送到这里。这句疑问的是,是谁将荔枝送到了这座楼。 3. 会须教匠坼:"会须"是副词,意思是应当,"匠坼"是指匠人拆开,这句意思是,应当让工匠把荔枝的外壳拆开。 4. 不欲见蛮陬:"蛮陬"是指古代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称呼,这句意思是,不想看到那个地区的人。 5. 树痹无春影:"树痹"是指树木生病,"春影"是指春天的景象,这句意思是,生病的树木没有春天的景象。 6. 天连觉汉流:"天连"是指天空与大地相连,"觉汉流"是指感觉到长江水在流动,这句意思是,天地相接处,似乎能感觉到长江水的流动。 7. 仲宣如可拟,即此是荆州:"仲宣"是指王粲,他是东汉末年著名文人,曾作《登楼赋》描述荆州,这两句的意思是,如果能像王粲那样描绘出荆州的景象,那么这就是荆州了。
去完善
赏析
《荔枝楼》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薛能的一首描绘荔枝楼的诗歌。诗中作者以高槛、荔枝等景物为背景,表达出对远方的思念和对家乡的眷恋之情。同时,通过对树木和天空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最后,诗人以仲宣为喻,表达了在这荔枝楼上所见的美景,仿佛就像在荆州一样令人陶醉。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无尽的遐想。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荔枝楼》是唐代诗人薛能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荔枝楼的美丽景色和诗人在此饮酒赋诗的愉悦心情。 在创作时间方面,这首诗大约作于唐玄宗时期(712-756年)。这个时期的唐朝社会繁荣,经济文化发展迅速,诗歌艺术达到了高峰。薛能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在这个时期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在人生际遇方面,薛能在唐玄宗时期担任过许多官职,包括尚书郎、监察御史等。他在任职期间表现出色,为国家治理做出了贡献。然而,他也在官场斗争中受到了排挤,一度被贬谪到偏远地区。这些人生经历使他对世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 在时代背景方面,唐玄宗时期是一个充满变革和挑战的时代。唐朝在这一时期经历了由盛转衰的过程,政治腐败、军事混乱等问题日益严重。尽管如此,这个时期仍然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文化繁荣期,诗歌、音乐、绘画等艺术形式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薛能作为一名诗人,他的作品反映了这个时代的特点,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切之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