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和子瞻尚书仪曹北轩种栝

标题包含
和子瞻尚书仪曹北轩种栝
苏公沧洲趣,日夕懐山阴。 公堂植珍木,寄梦天姥岑。 亭亭碧玉干,气象俯乔林。 雷霆已难拔,霜雪何敢侵。 苍皮卷鳞甲,细叶抽锋针。 稍出珊瑚枝,中含笙磬音。 鸾鳯待栖息,讵肯容凡禽。 西风荡积雨,畏日方流金。 潭潭宗伯府,窈窕岩谷深。 北窗卧羲皇,笑语合朋簮。 苍生望安石,出处本无心。 万象入毫端,四溟纳胸襟。 文房爼豆列,武库矛戟森。 甘棠爱召伯,勿使蝼蚁寻。 世俗多贵远,岂知古犹今。 他年老东山,应记梁父吟。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范祖禹(976年-1030年),字淳甫,又字梦得,成都府双流县(今四川省成都市)人。北宋著名政治家、史学家。 范祖禹出身贫寒,自幼勤奋好学,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中进士。历任著作佐郎、秘...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苏轼喜游逛水边地,日夜想念着美丽的山阴。 在官署种下珍稀的树木,寄托着梦中游览天姥山的意境。 翠绿的树杆笔直挺立,宛如俯视群芳的碧峰。 即使雷霆也无法撼动它的根基,严霜冰雪也无法侵犯它的绿意。 苍老的树皮如鱼鳞般蜷曲,细小的叶子犹如锐利的针尖。 稍稍露出一些珊瑚般的枝条,其中包含着如同笙磬般的声音。 鸾凤等待在其中休憩,怎会允许寻常鸟儿入驻。 西风吹散积聚的雨水,害怕阳光炙热如金。 深邃的宗伯府中,环境优雅而宁静。 在北窗下遥想上古圣贤,与友人谈笑风生。 百姓期待着安然的石钟山,他们出仕和退隐都是自然的选择。 世间万物都凝聚在他的笔端,四海八荒都在他的胸怀之中。 书房内陈列着各种文物,兵器库中的长矛利剑排列得整整齐齐。 热爱召公的甘棠树,不要让人类和小虫接近。 世人往往推崇远方的事物,却不知古时的美和今日并无二致。 待到老年隐居东山时,应该会记住这首梁父吟吧。
去完善
释义
1. 苏公:指苏轼。 2. 沧洲趣:意指归隐山林的情趣。 3. 山阴:指山阴隐居之地。 4. 公堂:官署大堂。 5. 珍木:指珍稀乔木,此处指栝树。 6. 天姥岑:指天姥山,位于浙江省新昌县东。 7. 亭亭:直立的样子。 8. 碧玉干:形容栝树的树干翠绿色如玉。 9. 雷霆已难拔:比喻栝树生命力顽强。 10. 苍皮卷鳞甲:形容栝树的表皮粗糙如鳞片。 11. 细叶抽锋针:形容栝树的叶子细长尖锐。 12. 稍出珊瑚枝:形容栝树枝条伸展如同珊瑚。 13. 笙磬音:意指声音美妙。 14. 鸾鳯:凤凰。 15. 岂肯容凡禽:意指栝树成荫,成为鸾鳯等珍禽的栖息地。 16. 西风荡积雨:描绘秋天的景象。 17. 畏日:害怕阳光的日子,指夏天。 18. 潭潭:深沉内敛的样子。 19. 宗伯:掌管礼乐的官职,这里指文坛领袖。 20. 北窗卧羲皇:指安居的生活。 21. 笑语合朋簮:指朋友间的谈笑相聚。 22. 安石: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改革家。 23. 万象入毫端:描述文人墨客用笔描绘万物景象。 24. 四溟纳胸襟:表达作者胸怀宽广。 25. 文房:书房。 26. 爼豆列:摆放整齐的祭器。 27. 武库:储藏兵器的仓库。 28. 矛戟森:兵器排列森严。 29. 甘棠:一种果树,象征官吏对百姓的仁爱。 30. 召伯:周朝大臣召公,以仁爱著称。 31. 蝼蚁寻:暗含树木被砍伐之意。 32. 贵远:认为远方的物产更加珍贵。 33. 古犹今:古今相似,没有太大变化。 34. 老东山:指退休后归隐田园。 35. 梁父吟:古代葬歌,寓意悼念古人。
去完善
赏析
《和子瞻尚书仪曹北轩种栝》赏析: 这首诗是范祖禹在和苏轼(字子瞻)的《尚书仪曹北轩种栝》诗时所作。在这首诗中,范祖禹表达了对苏轼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他对古诗词的独特见解。 诗的开头,范祖禹以苏轼的沧州之趣为引,表达了诗人对苏轼的怀念之情。接着,他描述了苏公堂前种植的珍贵树木,表达了诗人对苏轼的敬仰之情。随后,诗人通过对碧玉干的描绘,展现了栝树的独特气质。雷霆已难拔,霜雪何敢侵。这两句则表现出了栝树的坚韧品质。 在接下来的诗句中,诗人通过苍皮卷鳞甲,细叶抽锋针。两句,形象地描绘了栝树的外形特点。稍出珊瑚枝,中含笙磬音。这两句则表现出了栝树的美丽与魅力。 在诗的后半部分,范祖禹通过对鸾凤、西风、日方的描绘,进一步表现了栝树的独特气质。潭潭宗伯府,窈窕岩谷深。这两句则表现出了栝树的生长环境。 最后,诗人以苍生望安石,出处本无心。这两句结尾,表达了他对苏轼的敬仰之情。整首诗,通过对栝树的描绘,展现了苏轼的人格魅力,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古诗词的独特见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和子瞻尚书仪曹北轩种栝》是北宋诗人范祖禹(1041-1118)所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北宋时期,大约在1070年至1080年间。在这段时间里,范祖禹因其博学多才而受到苏轼的赏识,并与苏轼结为好友。他们共同探讨学术问题,相互唱和诗歌。 在北宋时期,社会政治环境相对稳定,经济文化发展迅速。尤其是文人墨客之间,诗酒唱和、崇尚儒家经典的风气非常浓厚。范祖禹身为一名士人,身处这样的时代氛围之中,自然受到了熏陶。此外,他与苏轼之间的深厚友谊也是促使他创作出此诗的重要因素。 在这首诗中,范祖禹描述了他在北轩种植的栝树,表达了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出范祖禹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以及他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同时,这也是他对自己与苏轼之间深厚友谊的一种独特表达方式。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