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江村散步

标题包含
江村散步
已落无边木,犹诛不尽茅。 沙光迎远景,风力閙寒稍。 牧处高低路,渔时远近郊。 竹篱茅舍外,门闭可推敲。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曹彦约(1157年-1228年),字简甫,号昌谷,南康军都昌县(今江西九江市都昌县)人。南宋大臣、文学家,理学家程颐的外孙。 曹彦约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年轻时就才华横溢,文采斐然。...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落叶无边,砍伐不止; 沙光明映远方,寒风在梢头喧闹; 牧场高低错落,渔舟远近相间; 竹篱茅屋之外,紧闭的门扉可作推敲。
去完善
释义
1. 已落无边木:"已落"指树叶已经凋落。"无边木"表示树木繁茂,此处指秋天的景象。 2. 犹诛不尽茅:"犹"是还、仍的意思。"诛不尽茅"指的是割草。这句表达的是乡村田园生活,人们仍在不断地割草。 3. 沙光迎远景:"沙光"是沙滩上的反光,这里用来形容远处景色的清晰度。 4. 风力閙寒稍:"閙"在古文中的意思是使...感到闹心或者不舒适。"寒稍"是指寒冷的感觉。整句意思为:冷风让人的感觉不舒服。 5. 牧处高低路:描述了放牧的地点有高有低,地势崎岖。 6. 渔时远近郊:描述了捕鱼的地方有时远离村庄,有时在近郊。 7. 竹篱茅舍外:"竹篱"用竹子编织的篱笆。"茅舍"是用稻草盖的简陋房子。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乡村景色。 8. 门闭可推敲:"推敲"在此处的含义是推开门可以敲击,象征着家中的热闹景象。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乡村画面,诗人以简洁的笔触,为我们呈现了江村的自然景色和人们生活场景。首联“已落无边木,犹诛不尽茅”,以草木为引子,表现出了江村的生命力以及乡村的自然之美。而“沙光迎远景,风力閙寒稍”则形象地描绘了江村的风貌,给人以宁静致远之感。接下来的“牧处高低路,渔时远近郊”通过描写牧羊人和渔夫的活动展现了乡村生活的恬静和繁忙。尾联“竹篱茅舍外,门闭可推敲”则表现了诗人在欣赏乡村美景之余,还关注了农家的日常生活。整首诗风格清新脱俗,韵律流畅,令人陶醉于江村的美丽景致之中。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江村散步》这首诗是南宋著名诗人曹彦约的作品,创作于南宋后期。曹彦约是南宋政治人物和文学评论家,他的诗歌作品以田园诗、题画诗和咏史诗为主,具有深厚的艺术造诣和鲜明的时代特征。 在这个时期,南宋政权已经岌岌可危,北方中原地区被金国占领,南宋朝廷偏安江南一隅。此时,政治环境黑暗,官僚腐败严重,人民生活困苦。曹彦约虽然身居高位,但他对国家的忧虑和对人民的同情使他创作了大量反映现实民生疾苦的诗篇。 在《江村散步》这首诗中,曹彦约描绘了江村宁静美丽的自然风光,表现了农民辛勤劳作的场景。然而,他并没有沉溺于田园风光的陶醉之中,而是通过对农民的劳动场景和乡村景物的描绘,揭示了当时社会的贫富差距和人性矛盾,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的关注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总的来说,《江村散步》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南宋后期社会动荡、民生疾苦的时期,诗人通过对江村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的描绘,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忧国忧民的情感。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