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入峡闻滩声

标题包含
入峡闻滩声
山稠知峡近,今夜听滩声。 灯映舟人语,江空宿鸟惊。 不眠共展转,独语记平生。 自觉无多愧,微堪答父兄。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流谦(1072年-1128年),字无变,号澹轩居士,北宋末南宋初文学家。他出生于四川眉州(今四川眉山市),是北宋著名文人苏轼的同乡。 李流谦年轻时曾游学四方,与当时的文人墨客交往甚密。后来,他在科...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山色葱郁知峡谷近,今夜倾听滩声回荡。 灯光映照船夫低语,寂静夜空宿鸟惊起。 辗转难眠思绪万千,独自诉说生平过往。 暗自庆幸无所愧疚,足以回报父母兄弟。
去完善
释义
1. 稠:密集,这里指山峰重叠。 2. 峡:此处特指长江三峡,位于湖北省与重庆市交界处。 3. 滩声:水流冲击河滩产生的声音。 4. 江空:江水宽阔而幽深。 5. 宿鸟:夜宿的鸟儿。 6. 展转:形容辗转难眠。 7. 微堪:略微可以,表示勉强能够。
去完善
赏析
《入峡闻滩声》是南宋诗人李流谦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入峡时所闻的滩声,表现了诗人在夜深人静时的孤独和思考。 首联“山稠知峡近,今夜听滩声”,表达了诗人接近三峡时的兴奋之情。山稠意味着山脉的密集,暗示了三峡地区的地形特征。而听滩声则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声的关注和感悟。 颔联“灯映舟人语,江空宿鸟惊”,描述了诗人在船上的所见所闻。灯光映照着船上的人语,表现了诗人与同伴之间的交流。而江空的宿鸟被惊醒,则暗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 颈联“不眠共展转,独语记平生”,揭示了诗人在夜晚的心情。诗人因听到滩声而无法入睡,陷入了对往事的回忆。这一联表现了诗人深沉的内心世界。 尾联“自觉无多愧,微堪答父兄”,是诗人对自己的总结。虽然自己在人生中并没有太多的成就,但自认为还勉强可以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这是诗人对自己人生的反思和感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入峡闻滩声》是南宋诗人李流谦的一首描绘峡江风光的诗歌。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末年,即公元12世纪至13世纪之间。 在这个时期,李流谦作为南宋末年的士人,生活在一个山河破碎、民族危亡的时代。当时金兵入侵,宋朝国力日衰,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然而,尽管时局动荡,李流谦仍然坚守着对文化的热爱和对国家的忠诚。他游历山水,关心民生,以诗为寄托,抒发自己的家国情怀。 在诗歌创作方面,李流谦受到了杜甫、苏轼等前辈诗人的影响,注重写实,关注社会现实。他的诗歌既有豪放不羁的一面,也有婉约深沉的一面,展现出南宋末年的时代风貌和人文精神。 在《入峡闻滩声》这首诗中,李流谦通过对峡江滩声的描绘,表达了人们对江山胜景的热爱和对故乡的眷恋。同时,他也通过这首诗传达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和关切。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