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梅香·景萧索
景萧索,危楼独立面晴空。动悲秋情绪,当时宋玉应同。渔市孤烟袅寒碧,水村残叶舞愁红。楚天阔,浪浸斜阳,千里溶溶。
临风。想佳丽,别后愁颜,镇敛眉峰。可惜当年,顿乖雨迹云踪。雅态妍姿正欢洽,落花流水忽西东。无憀恨、相思意,尽分付征鸿。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景色萧条,高楼独立直面蓝天白云。令人感到悲伤的秋天,当时的宋玉应该也有同样的感受。渔船边的集市上孤烟袅袅升起,水边的村庄里落叶在风中飘摇。辽阔的天空下,阳光洒在江面上,波光粼粼,景象壮观。
迎风而立,想象着佳人在远方,离别的愁绪让她紧皱眉头。遗憾的是,当初的美好时光瞬间即逝。正当她兴致勃勃地欣赏美丽风景时,花落水流,一切突然变得虚幻不定。心中无尽的遗憾和思念,都寄托给了远飞的大雁。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萧索:萧条冷落。
2. 危楼:高楼。
3. 晴空:晴朗的天空。
4. 宋玉:战国时楚国文人,以善写悲秋之词而著名。
5. 渔市:卖鱼的市场。
6. 孤烟:孤单的炊烟。
7. 袅:烟气缭绕上升的样子。
8. 寒碧:寒冷的绿色水面。
9. 水村:河边的村庄。
10. 残叶:凋落的树叶。
11. 愁红:让人忧愁的红色,这里指落叶。
12. 楚天:楚地的天空。
13. 浸:浸泡,沾染。
14. 斜阳:夕阳。
15. 千里溶溶:广阔无边的原野。
16. 佳丽:美丽的女子。
17. 别后愁颜:离别后的忧伤表情。
18. 镇敛眉峰:收敛眉头,表示忧虑。
19. 可惜:令人惋惜。
20. 顿乖:突然改变。
21. 雨迹云踪:比喻行踪不定。
22. 雅态:优雅的举止。
23. 妍姿:美好的姿态。
24. 欢洽:欢快融洽。
25. 落花流水:比喻事情已成过去。
26. 无憀:无聊。
27. 相思意:对别人的思念之情。
28. 分付:交给。
29. 征鸿:远飞的鸿雁,这里指传信的人。

去完善
赏析
《雪梅香·景萧索》以“景萧索”起笔,直接勾勒出一幅孤寂的画卷,危楼独立于晴朗的天空下,流露出诗人深沉的哀伤。同时,这里巧妙地引用了宋玉的悲秋典故,使全词的情感更为丰富。
渔市孤烟和寒碧的水面共同营造了一个清冷的水乡景象,而纷飞的落叶则增添了一丝苍凉之感。
紧接着,画面转至辽阔的楚天空,远处的夕阳映照出平静的水面,与前面的情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人以宁静致远的感觉。
面对此情此景,诗人不禁想起了离别的心上人。他想象她此刻忧郁的神情,以及在落寞中勉强振作的样子,读来令人心疼。
然而好景不长,花儿飘落,水流匆匆,一切都充满了无常。这正如他与佳人之间短暂的相聚,转眼便又分离。
最后,诗人将所有思念之情寄予远方的鸿雁,希望能将这份爱意传递到心上人那里。
整首词通过一系列生动形象的画面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离别、对时间流逝、对未来重逢的深深感慨。在情感处理上,既有激昂澎湃的波涛,又有静谧宁远的港湾,使得这首词成为了咏叹离别和时光的经典之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雪梅香·景萧索》是北宋著名词人柳永的一首佳作。这首词创作于公元997年至1004年之间,即宋真宗统治时期。在这个时期,柳永才情出众,却仕途不顺,多次科举落第,这使他对社会现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这个时代,北宋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繁荣,但在繁华背后也隐藏着种种矛盾和问题,如土地兼并、贫富差距等。这些问题使得文人雅士对社会现象产生了深深的忧虑和反思。柳永的词作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他的作品往往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都市繁华背后的世态人情,反映了当时文人士大夫的精神风貌和生活态度。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