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浦歌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看着镜中的自己,我不禁疑惑:这些如秋霜般的白发,究竟是从何处得来的呢?

去完善
释义
“明镜”指镜子;“秋霜”比喻白发,象征岁月流逝与人生沧桑。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虽短,却展现了李白诗歌特有的豪放与深邃。开篇以夸张的手法描绘白发之长,形象地表现出忧愁的无边无际,令读者感受到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后两句则通过疑问的方式,将忧愁具象化为“秋霜”,既点明时光的流逝,又流露出对生命短暂的无奈与叹息。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李白在困顿中依然保持的艺术创造力与思想深度。诗中既有对个体命运的深刻反思,也有对人生普遍困境的哲理式追问,读来回味无穷。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秋浦歌》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描绘秋日美景的诗篇。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唐玄宗天宝年间(742-756年),此时的李白正担任翰林供奉,虽然才华横溢,但由于官场腐败,仕途并不如意。这一时期,唐朝的国力达到顶峰,但内部矛盾逐渐凸显,为后来的安史之乱埋下了伏笔。
在诗中,李白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国家未来的忧虑。同时,通过“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的发问,暗示了诗人对自己命运多舛的无奈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哲理意味和人生哲理的思考。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