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往复无间 其九

标题包含
往复无间 其九
黄昏戌,寰中不碍平人出。 瓦砾光生珠玉闲,将军岂用驱边卒。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释重显,字明密,号石雨,是五代十国时期的一位著名禅师。他出生于浙江余杭,少年时出家为僧,后来成为禅宗五家之一的曹洞宗传人。 释重显在年轻时曾跟随当时的名僧学习佛法,后来游历四方,参访各地的高僧大德,...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黄昏时分,在这广袤的世界里,平民百姓照常出行无碍。废墟和残垣断壁也能发出珠玉般的光辉,身为将领又怎会驱使士兵奔赴边疆呢?
去完善
释义
1. 黄昏戌:戍楼,是古代城墙上用于守望的楼。黄昏时分,正是城门关闭的时候。"戌"在此处指城楼,而非天干地支中的“戊”。 2. 寰中:全国,疆域之内。 3. 瓦砾光生珠玉闲:瓦砾即废瓦碎石,这里借指普通百姓;光生即发光,此处比喻人有了本事显露出来;珠玉闲则是形容散漫的将领们像散落的珠宝一样毫无用处。这句诗意思是平民百姓也能有本领展现出来,而那些身居高位的将领却并无实际作用。 4. 将军岂用驱边卒:边卒指的是边防士兵,这里的将军可能指某位将军或者泛指掌握军权的官员。这句诗的意思是,这些将军其实并没有真正指挥作战的能力,因为他们只是享受高官厚禄,而无实际军事才能的人。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北宋诗人释重显的一首描绘战争与和平主题的诗。诗的题目《往复无间 其九》意味着这是诗人一系列作品中的第九首。在这首诗中,诗人以黄昏戍的情景开篇,这个情景既象征着战争的紧张气氛,也暗示着时间的流逝。接着,诗人提出“寰中不碍平人出”的观点,即战乱时期普通百姓的生活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这一观点在后面的两句中得到进一步体现:“瓦砾光生珠玉闲,将军岂用驱边卒。”意思是虽然战场上战火纷飞,但普通人的生活依然平静如水,而那些指挥战斗的将军们其实并不需要过分驱使士兵。整首诗通过对比战争与和平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战争中平民生活的关注以及对战争的反思。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往复无间 其九》是宋代高僧释重显的一首禅诗。这首诗歌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0世纪末至11世纪初,即北宋初期。在这个时期,禅宗文化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发展,许多高僧大德通过诗歌、画作等形式来阐述禅宗思想,释重显便是其中一位代表人物。 在创作这首诗时,释重显已经是一位在禅宗领域有着深厚造诣的高僧。他一生致力于禅修和弘扬禅宗文化,游历各地,与各方学者交流心得。在这首诗中,他以禅宗的“直指人心”为出发点,表达了禅宗修行者对生命、自然和宇宙的理解。 这个时期的北宋社会,虽然政治上相对稳定,但在文化艺术方面却充满生机与活力。佛教在这一时期得到了重视和发展,尤其是禅宗,成为许多文人墨客的精神寄托。在这种背景下,释重显通过这首《往复无间 其九》,展现了禅宗修行者在追求心灵自由与解脱的过程中所经历的种种境界,以及对生命哲学的深度思考。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