酹江月(咏芍药)
一年好处,是满城红药,留连□□。十里扬州应费了,多少春工妆饰。弱质欹风,芳心带露,酒困娇无力。园林绿暗,粉光低占丛碧。
谁与千载声名,翻阶高咏,出文章仙伯。阅尽繁华芳意歇,初识倾城风格。双脸晞红,春衫挽并,天巧终难敌。十千沽酒,算应花畔消得。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一年之中最美好的时节,满城的芍药盛开,令人流连忘返。繁花似锦的十里扬州一定耗费了无数春光来装点。柔弱的花枝随风摇曳,花瓣上带着露珠,让人陶醉不已。园林中绿意盎然,芍药的粉色花朵在绿树丛中显得尤为显眼。
谁能和这位千古传颂的人物齐名?他站在台阶之上高声吟咏,仿佛是一位来自仙境的文章圣手。欣赏过所有的繁花,最终明白了倾国倾城的真正韵味。女子的脸颊被朝阳染红,她们的春装如同丝带一般交织在一起,这样的美景任何技巧都难以描绘。一饮而尽的千杯美酒,也算是在花海中度过的美好时光。
去完善
释义
一年好处,是满城红药,留连【惜】美景。十里扬州应费了,多少春工妆饰。弱质欹风,芳心带露,酒困娇无力。园林绿暗,粉光低占丛碧。
谁与千载声名,翻阶高咏,出文章仙伯。阅尽繁华芳意歇,初识倾城风格。双脸晞红,春衫挽并,天巧终难敌。十千沽酒,算应花畔消得。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以吟咏芍药为主题,展现出作者对美好时光的眷恋以及对生命的热爱。在描绘芍药的美丽中,词人用“满城红药”、“十里扬州”等词语表现出芍药的繁茂与艳丽;“弱质欹风,芳心带露”则描绘出芍药在风中摇曳的姿态以及晶莹剔透的露珠,展现了其娇柔的美感。
在后半阙中,词人又以“倾城风格”赞美芍药的绝世风采,“双脸晞红,春衫挽并”表现出芍药的娇艳欲滴和生命力旺盛。最后,词人以“十千沽酒,算应花畔消得”作结,暗示出赏花的喜悦,让人陶醉其中。整首词充满了对生命力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意境优美,引人入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酹江月(咏芍药)》是南宋诗人曾协的一首咏物词,创作于宋宁宗庆元年间(1195-1200年)。这个时期,南宋朝廷偏安江南,社会相对稳定,文化艺术繁荣。
曾协,字同季,号云庄,南宋婺州(今浙江金华)人。他年轻时即以才学著称,历任州县官职。庆元年间,曾协因参与政治活动而被贬谪至江西信州,度过了较长时间的贬谪生活。
在政治失意期间,曾协寄情山水、关注民生,写下了许多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个人情感的词作。这首《酹江月(咏芍药)》就是他在这一时期创作的。词中以芍药的艳丽与孤高象征着诗人的品质与情怀,表达了诗人虽身处逆境,依然保持高尚情操的坚定信念。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