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和俞几先喜雨二首

标题包含
和俞几先喜雨二首
万人望岁正艰难,坐对盘餐泚在颜。 沿泝谩谈舟楫利,圃畦未放桔槔闲。 欢呼甘雨今朝足,准拟丰年旧观还。 眼裹尘氛扫除尽,拟人空翠绕西山。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曾协,字子献,号云庄,南宋诗人。他是江西南丰人,与陆游、杨万里等人同时代。 曾协在年轻时就表现出非凡的才华,他曾参加科举考试,但未能及第。然而,这并没有影响他追求文学的热情。他的诗歌创作丰富多样,既...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众多的人们正在期待着渡过难关,坐在餐桌前忧虑满面。 沿途谈论着船只的便利,菜园里却没有空闲的水车。 今天我们为充足的雨水而欢庆,期待重新迎来丰收的景象。 扫清眼前的烦恼和困扰,让我们想象那环绕西山的翠绿景色。
去完善
释义
1. 望岁:渴望丰收。 2. 艰难:指遭遇困境。 3. 盘餐:进餐,吃饭。 4. 泚在颜:形容食物美味可口。 5. 沿泝:指顺水逆水,这里指航行的便利。 6. 谩谈:漫无边际地谈论。 7. 舟楫:船。 8. 圃畦:菜园。 9. 桔槔:古代一种汲水的工具。 10. 欢呼:欢喜地呼叫。 11. 今朝:今天。 12. 足:充足。 13. 准拟:准备,预计。 14. 旧观:过去的景象。 15. 眼裹:眼中看到的。 16. 尘氛:尘土飞扬的气氛。 17. 扫除尽:全部清除干净。 18. 拟人:将事物人格化,赋予人的特性。 19. 空翠:指山中翠绿的美景。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名为《和俞几先喜雨二首》,是宋代诗人曾协所写的一首表达人们渴望丰收、期盼春雨来临的诗歌。诗中以人们艰难的生计、久旱无雨的水资源和农田状况为背景,描述了农民望雨的心情和对未来丰收的期望。 第一句“万人望岁正艰难”,突显出人们对庄稼丰收的渴求以及对粮食安全的担忧。这个“艰难”并非仅仅指生活上的困难,更是表达了民众对于干旱气候的不安与焦虑。诗人从民众的视角出发,表达对丰收的热切期盼。 接下来,“坐对盘餐泚在颜”描绘出人们期待雨水浇灌农田的心情。“坐对”一词形象地展现出众人围坐在餐桌前,忧心忡忡地等待着雨水滋润干涸的土地。“盘餐泚在颜”则暗示出农民面有菜色,生活困苦的境况。 紧接着,“沿泝谩谈舟楫利,圃畦未放桔槔闲”两句进一步揭示农业生产的现状。“沿泝”是比喻水流的方向,“舟楫”指的是船只,这里用以形容民众议论河水灌溉的事情。然而,由于长时间缺水,农民们无法充分使用舟楫进行灌溉,田地里的桔槔(古代的一种汲水工具)也都闲置在一旁。这表明农业生产受到了严重的制约,农民们陷入了困境。 而在第五句和第六句“欢呼甘雨今朝足,准拟丰年旧观还”中,作者终于迎来了喜雨的消息。于是,众人欢呼雀跃,感叹雨水的及时到来,相信这将带来丰年景象的重现。 最后,诗人以一句“眼裹尘氛扫除尽,拟人空翠绕西山”描绘出一幅雨后天晴的美丽画卷。至此,整首诗的情绪达到了高潮,表达了诗人对于丰收的强烈愿望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许。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俞几先喜雨二首》是南宋诗人曾协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南宋时期(公元1127-1279年),具体年份未知。在这段时间里,中国的历史和政治状况较为复杂,经历了一系列的政权更迭和社会动荡。 曾协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他自幼聪明好学,文采出众。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他在仕途上并不得意,曾多次被贬谪。这种人生际遇使他对国家、社会的关注更加深切,也使得他的诗歌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感。 在南宋时期,中国北方大片领土沦陷于金人手中,南宋朝廷偏安一隅,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曾协的诗作往往反映了民间的疾苦和对国家的忧虑。在这首诗中,他以喜悦的心情描绘了春雨滋润万物的景象,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也寄寓了对民生改善的希望。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