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喜晴

标题包含
喜晴
诗翁高兴动新晴,未踏湖山句已清。 领略风光初入眼,指麾泉石欲盱衡。 屡传黼扆方图旧,应有锋车便趣行。 莫向苕溪恋行乐,葵心元向太阳倾。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曾协,字子献,号云庄,南宋诗人。他是江西南丰人,与陆游、杨万里等人同时代。 曾协在年轻时就表现出非凡的才华,他曾参加科举考试,但未能及第。然而,这并没有影响他追求文学的热情。他的诗歌创作丰富多样,既...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诗歌大师欣喜于晴朗的天空,还未踏足山水,诗句已充满清新之气。初次领略这美丽的风景,他指挥着山泉石径,仿佛想要全面考察。屡次听说皇帝准备再次描绘这美景,理应乘坐快车前往。不要留恋在苕溪边的快乐时光,因为葵花总是朝向阳光的方向。
去完善
释义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赏析
《喜晴》是南宋诗人曾协的一首山水田园诗,以清新的笔触描绘了雨后初晴的景色。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愉悦的心情和对美好景色的热爱。首联中的“高兴”和“新晴”表现出诗人面对雨后天晴的喜悦之情。颔联则以“领略风光初入眼”来形容初入美景的欣喜,以及对“泉石”的欣赏,表达出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独特理解和感悟。颈联则通过描绘“屡次传布朝廷的意图”“锋车迎驾”的场景,暗示诗人内心对朝政的关心。尾联则以“莫向苕溪恋行乐”来表达诗人对待自然风光的态度,展现出他积极的政治态度。整体来看,全诗情感丰富、意境优美,既有自然风光的描绘,也有诗人深沉的内心世界的展现。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喜晴》是南宋诗人曾协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创作于南宋孝宗时期(1163-1189年),当时社会动荡,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交织在一起。在这首诗中,曾协以农民为主角,描绘了他们在大旱之后盼望雨水滋润田地的场景。 在这段时间里,曾协正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教育工作。他曾任南康军司理参军、赣州通判等职,因才华横溢而受到朝野的赞誉。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他曾数次辞官回乡,过着淡泊明志的生活。 在孝宗时期,南宋政权虽然相对稳定,但面临着金国的压迫以及国内的种种矛盾。这一时期,理学逐渐成为主导思想,儒家士大夫们普遍关注民生问题,希望能够在政治上有所作为。曾协也不例外,他的作品往往关注百姓疾苦,表达了对民生问题的关心。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