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代常州请平江郑侍郎

标题包含
代常州请平江郑侍郎
接壤西东似犬牙,一时迎送使君车。 应怜壮岁棠阴在,未觉神京驿路赊。 飞观惯看凉月挂,层楼将见瑞云遮。 当筵莫诉杯行速,两地春光作一家。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曾协,字子献,号云庄,南宋诗人。他是江西南丰人,与陆游、杨万里等人同时代。 曾协在年轻时就表现出非凡的才华,他曾参加科举考试,但未能及第。然而,这并没有影响他追求文学的热情。他的诗歌创作丰富多样,既...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古文的翻译:在地势相接、东西延伸的边界上,有如犬牙般交错,这里交通便利,便于迎来送往各位使者与官员的车马。这个地方应该还是保留了过去的繁荣景象,让人感觉不到京城之间的距离已经变得遥远。抬头就能看见挂在天上的月亮,那景色令人陶醉;而高楼之间又能看到云雾缭绕,宛如仙境一般。让我们别去在乎这酒宴的速度,因为这里的美丽春光已把两地融为了一家。
去完善
释义
1. 代:此处指代替别人撰写,即代人写文的意思。 2. 常州:古代地名,位于今中国江苏省西南部。 3. 平江:古代地名,即今天的苏州,位于江苏省东南部。 4. 郑侍郎:这里的“郑”指的是姓郑的官员,侍郎是官职名,一般负责协助尚书处理政务。 5. 接壤:指两地交界相连。 6. 西东:分别指西方和东方。 7. 犬牙:形容交界线曲折,形状像狗牙一样参差不齐。 8. 使君:古代对州郡长官的尊称。 9. 壮岁:青壮年时期。 10. 棠阴:古时在路边种植棠树,以庇护行人,后用“棠阴”比喻官吏的良好政绩。 11. 神京:指古代的京城,这里可能指的是北宋的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 12. 驿路:古代官方设立的交通站,供传递公文的人马休息。 13. 赊:距离远,此处表示路途遥远。 14. 飞观:高耸的楼台。 15. 凉月:秋天的月亮。 16. 层楼:多层高的楼房。 17. 瑞云:吉祥的云彩。 18. 当筵:在酒席上。 19. 莫诉:不要诉说,此处意为不抱怨。 20. 杯行速:倒酒速度快的意思。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平江郑侍郎的相聚,以景抒情,表达了诗人的深情厚谊和欢愉之情。首联写常州和平江两地的地理位置相近,如同犬牙交错,迎送郑侍郎的场景生动地展现在眼前。颔联回忆郑侍郎年轻时的政绩和光辉岁月,表达对郑侍郎的敬仰之情。颈联通过描述眼前的景象,表达了两人相聚的喜悦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尾联劝慰大家在宴席上不必拘谨,尽情畅饮,共享这美好的时光,体现了诗人和郑侍郎之间的真挚友谊。整首诗情感真挚,韵律优美,展现了一幅生动的人际交往画卷。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歌《代常州请平江郑侍郎》是南宋诗人曾协的作品。在公元12世纪初的南宋时期,中国社会正处在一个动荡不安的历史阶段。战争频发,民族矛盾激化,民生疾苦严重。 在当时的常州地区,因地处长江下游,地势低洼,频繁遭受洪水侵袭,民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因此,为了应对自然灾害,维护地方民生,地方政府需要一个有才干、有智慧的领导来指导灾后重建工作。此时,平江(今江苏苏州)的郑侍郎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和丰富的治理经验受到人们的瞩目。 作为一位关心民生的官员,郑侍郎被调任到常州任职。诗人曾协有感于这一事件,遂写下了这首赞美诗。诗中表达了当地百姓对郑侍郎的热切期待,以及对和平繁荣生活的向往。在创作这首诗时,曾协正处于一个充满变革和挑战的时代,但他始终关注民间疾苦,通过诗歌传达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民生的关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