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题留烟亭

标题包含
题留烟亭
漠漠萦空漫不收,只应此地占清幽。 云烟本是无心物,亦为山人重挽留。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曾协,字子献,号云庄,南宋诗人。他是江西南丰人,与陆游、杨万里等人同时代。 曾协在年轻时就表现出非凡的才华,他曾参加科举考试,但未能及第。然而,这并没有影响他追求文学的热情。他的诗歌创作丰富多样,既...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这一句古诗翻译成优雅的白话文是:天空中的薄雾轻轻笼罩着大地,使这里显得格外宁静清幽。云烟原本是无意识的自然景象,却因为山人的存在而显得格外美丽迷人。
去完善
释义
1. 漠漠:形容烟雾迷茫的样子。 2. 萦空:在空中飘荡。 3. 漫不收:指烟雾弥漫没有消散的意思。 4. 只应:只因为。 5. 占:占据,占有。 6. 清幽:指环境幽静。 7. 云烟:此处指烟霞云彩。 8. 本是:原本就是。 9. 无心物:无意识的物体。 10. 亦为:也为,也替。 11. 山人:山野之人,诗人自谦之词。 12. 重挽留:再次留住。
去完善
赏析
诗人以“留烟亭”为题,表达了自身对清幽环境的喜爱和珍视。首句“漠漠萦空漫不收”描述了烟雾弥漫在空气中的景象,传达了幽深、朦胧的氛围。第二句“只应此地占清幽”则表达出诗人对此地清幽环境的赞美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接下两句“云烟本是无心物,亦为山人重挽留”则以云烟的形象作比,指出虽然云烟无心停留,但诗人却因对清幽的热爱而不由自主地去挽留它们,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美好事物的不舍之情。全诗以清幽的环境为背景,借云烟为喻,传递出诗人对生活、自然和美的独特感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留烟亭》是南宋诗人曾协的一首描绘山水景色的诗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时期,大约在公元1127年至1279年之间。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曾协正处于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他曾在北宋末年担任官员,但由于金兵入侵,北宋灭亡,他的官职被废。此后,他在南宋初期重新出仕,但一直未能获得高位。在这期间,他曾游历各地,欣赏自然景色,写下了许多描绘山水的诗篇。 在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在这样的背景下,曾协选择隐居山林,寄情于山水之间,寻求心灵的慰藉。他的诗歌创作也深受这一时代背景的影响,以抒发个人情感和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为主。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