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题画李白真

标题包含
题画李白真
君不见浣花老翁醉骑馿,熊儿捉辔骥子扶。 金华仙伯哦七字,好事不复千金模。 青莲居士亦其亚,斗酒百篇天所借。 英姿秀骨尚可似,逸气高怀那得画。 周郎韵胜笔有神,解衣磅礴未必真。 一朝写此英妙质,似悔只识如花人。 醉色欲尽玉色起,分明尚带金井水。 乌纱白纻真天人,不用更著山岩里。 平生潦倒饱丘园,禁省不识将军尊。 袖手犹怀脱靴气,岂是从来骨相屯。 仰视云空鸿鹄举,眼前纷纷那得顾。 是非荣辱不到处,只恐朝来有新句。 勿言身后不要名,尚得吴侯费百金。 江西胜士与长吟,后来不忧身陆沉。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陈师道(1053年-1102年),字无己,一字履常,号后山居士,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北宋时期官员、文学家。 陈师道出身书香门第,其父陈希亮曾任太学博士。他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尤以诗赋见长。宋神...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你没有看到那浣花溪边的老翁醉醺醺地骑着毛驴,他儿子熊儿紧紧牵着缰绳。金华山的仙人正在咏叹着“七”字,那些美好的事情再也无法复制了。诗仙李白也是其中的一员,他喝酒作诗的能力仿佛是天赐的神助。他的英姿、秀骨还能让人感受到,但他的飘逸气质和高远胸怀却难以描绘。周郎才华横溢,挥毫泼墨间尽显神韵,但或许他的才情并非完全是真实的。当他写下这些美丽的诗篇时,似乎对自己的才华有所悔恨。醉酒后的脸色渐渐消退,露出的是如玉般的容颜,看上去像是刚从金井之水走出来。头戴乌纱帽,身穿白麻衣,他的风采无人能及,不需再到深山幽谷中去寻找。 他的一生穷困潦倒,吃遍了丘园间的美食,但从未去过皇宫大内。即使袖手旁观,他也满怀豪情壮志,这不正是他一贯以来的风度吗?仰望天空,鸿雁翱翔在云端,眼前的纷扰怎能让他分心。是非荣辱无法影响到他,只怕早晨醒来又会有新的诗句涌上心头。不要说身后不留名,就像吴侯那样不惜花费百万钱财,都是为了寻求诗意和才华。江西的高人也会为此歌咏长叹,不用担心未来自己的人生会沉沦。
去完善
释义
1. 浣花老翁:指唐代诗人杜甫。他住在浣花溪边,自号“浣花溪翁”。 2. 熊儿捉辔骥子扶:描述杜甫出游时,由儿子杜熊儿牵马,孙子杜骥子搀扶的情景。 3. 金华仙伯:指宋代黄庭坚,他曾任金华通判,喜欢推敲诗句。 4. 哦七字:指黄庭坚擅长作七言诗。 5. 好事不复千金模:指黄庭坚喜好追求完美,不轻易让人模仿。 6. 青莲居士:李白的别号。 7. 逸气高怀:形容李白才情出众,品格高尚。 8. 周郎:指宋末元初的画僧兰溪周楷。 9. 韵胜笔有神:赞美白描画法的高超技艺。 10. 解衣磅礴:形容作画时全心投入,不拘小节。 11. 英妙质:形容画中的李白形象生动。 12. 醉色欲尽玉色起:描绘李白醉酒后的神情变化。 13. 金井水:代指美酒。 14. 乌纱白纻:指李白的形象。乌纱,黑色的头巾;白纻,白色的麻布衣。 15. 山人:隐士。 16. 平生潦倒饱丘园:感慨杜甫一生穷困,多隐居田园生活。 17. 禁省不识将军尊:讽刺权臣无法赏识杜甫的才华。 18. 袖手犹怀脱靴气:形容杜甫性格刚直,傲视权贵。 19. 岂是从来骨相屯:表示杜甫的才情并非天生,而是努力修炼而成。 20. 鸿鹄举:比喻飞黄腾达。 21. 朝来有新句:指杜甫每日都有新诗篇产出。 22. 勿言身后不要名:意指李白、杜甫等人才华横溢,身后定会留名。 23. 吴侯:指南宋理宗的堂兄弟吴文英。 24. 江西胜士:指陈师道自己,他是江西人,有才华。 25. 长吟:指写诗。 26. 身陆沉:指身世坎坷,地位卑微。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关于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诗歌,诗中描绘了李白的豪放不羁、才情横溢的形象。开篇以杜甫的《饮中八仙歌》中描写李白的情景入题,展示了李白醉酒骑驴的形象,以及他的孩子为他扶持鞍辔的情景。接着提到了李白的诗歌成就,用“金华仙伯”和“青莲居士”来形容他,认为他的诗歌天赋是上天的恩赐。 在描写李白的形象时,作者强调了他的“英姿秀骨”和“逸气高怀”,这些特点使得画家难以画出他的神韵。接着提到周郎(即周昉)的画技高超,但即使是他,也难以完全捕捉到李白的神采。诗中还描绘了李白的醉态和才情,以及他的衣着和气质,展示了他豪放不羁的形象。 在诗的后半部分,作者表达了李白的超然物外和不拘小节的精神风貌。他认为李白不屑于官场的虚荣,而是专注于自己的诗歌创作。同时,他还指出李白虽然生活在困顿之中,但他的才华得到了广泛的认可,甚至在他死后还有人愿意为他花费巨资。最后,作者表示,李白的诗歌将永远流传下去,激励后来的文人墨客。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题画李白真》是宋代诗人陈师道所作。诗的创作时间是北宋时期,此时正处于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文化艺术繁荣的阶段。在这个时期,文人墨客们开始关注个体的思想感情,强调个人品格的塑造和对社会的关注,这一时期的文学创作倾向于表达内心真实的情感和思考。 陈师道本人在年轻时便才华横溢,然而在科举考试中屡次失利,这使他感受到了世态炎凉和人情冷暖。在经历了一系列的人生挫折之后,他逐渐形成了独立的人格魅力和高尚的道德品质,成为了后世敬仰的文士。他的诗歌创作深受苏轼、黄庭坚等前辈的影响,同时又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这个时代背景中,文人雅士们崇尚文化修养和精神追求,重视个性和思想的自由发展。在艺术创作方面,他们主张自然真实的表现手法,反对刻意雕琢和矫揉造作。这种审美观念在陈师道的《题画李白真》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