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次韵苏公西湖观月听琴

标题包含
次韵苏公西湖观月听琴
公诗端正道,亭亭如紫云。 落世不敢学,谓是诗中君。 独有黄太史,抱杓挹其尊。 韵出百家上,诵之心已醺。 黄钟毁少合,大裘摈不文。 世事如病耳,蚁鬭作牛闻。 苦怀太史惠,养豹烟雨昏。 后世无高学,举俗爱许浑。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陈师道(1053年-1102年),字无己,一字履常,号后山居士,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北宋时期官员、文学家。 陈师道出身书香门第,其父陈希亮曾任太学博士。他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尤以诗赋见长。宋神...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诗歌秉持正义之道,婷婷独立如同紫霞云彩。 生于世间却不敢仿效,只因你是诗中的君王。 唯有黄太史,手执诗笔褒扬你的尊贵。 诗意超脱百家之上,诵读让人心醉神迷。 如同黄钟被毁而失和,大裘却被排斥认为不雅。 世间之事不过如病痛一般,蚂蚁争斗也能激起如牛的争论。 心怀感激于黄太史的馈赠,如同烟雾雨蒙蒙中养育豹子。 后世并无高深的学问,世俗之人偏爱许浑的诗风。
去完善
释义
《次韵苏公西湖观月听琴》陈师道:这是一首赞美苏轼诗歌的诗。下面是诗句的注释: 1. 苏公:指苏轼。 2. 次韵:按照原诗的韵脚和顺序写和诗。 3. 亭亭如紫云:形容苏轼诗歌的高尚品质。亭亭,耸立的样子;紫云,象征高尚的品质。 4. 落世:世间万物。 5. 黄太史:黄庭坚,曾任起居舍人,有“黄太史”之称。 6. 抱杓挹其尊:用勺子舀酒喝,比喻苏轼和黄庭坚相互欣赏。抱杓,拿着勺子;挹其尊,舀酒。 7. 韵出百家上:苏轼和黄庭坚的诗歌风格出众,超过其他诗人。 8. 大裘摈不文:意指苏轼和黄庭坚不受世俗束缚,崇尚自然的创作理念。大裘,古代的一种礼制服饰;摈不文,排斥雕饰繁复的文学形式。 9. 黄钟毁:比喻苏轼和黄庭坚的诗歌受到批评。黄钟,古代的一种乐器。 10. 养豹烟雨昏:描述黄庭坚的诗歌给人以朦胧美的感觉。养豹,比喻培养人才;烟雨昏,形容景色朦胧。 11. 许浑:唐代诗人,以写山水田园诗著名。这里用来与苏轼和黄庭坚相比,表示对他们的敬仰之情。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颂了苏轼的诗歌才华与高雅志趣。首联以“公诗端正道”起句,赞美苏诗具有典范意义,犹如亭亭玉立的紫云。颔联指出作者自己不敢模仿这种诗风,视其为诗中的良师益友。颈联则通过黄太史(即黄庭坚)对苏轼的赞美,强调了苏轼在诗坛的地位。 接着诗人以“黄钟毁少合,大裘摈不文”表达了他对低俗、平庸的诗风的批判。并在接下来的诗句中讽刺了那些热衷琐事纷争的人。尾联则是表达对苏轼知遇之恩的感激之情,同时也揭示了当时的诗歌现状:人们更喜爱许浑这样的通俗之作,而忽视了真正的诗词佳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次韵苏公西湖观月听琴》是宋代诗人陈师道创作的诗歌,以表达其对苏轼的敬仰之情和对音乐的热爱。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1094年,即北宋时期。 在陈师道生活的时代,北宋正处于政治、经济和文化繁荣的时期。皇帝重视文人士大夫,倡导文学和艺术创作。这为文人墨客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发展空间。陈师道作为文人,在这个时期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其中包括苏轼。他深受苏轼的影响,不仅表现在文学上,还体现在人生观和生活态度上。 在这段时间里,陈师道的生活经历也比较丰富。他曾在地方任职,担任过教育职务,也曾在中央政府担任过官员。虽然他的官职不高,但他对国家的忠诚和对人民的关心却令人敬佩。他在生活中崇尚简朴,强调品德修养,这与苏轼的人生态度非常相似。 苏轼在当时是一位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文学家、政治家和社会活动家。他的诗歌、散文、书法等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受到人们的尊敬和喜爱。陈师道对苏轼的敬仰之情体现在许多作品中,这首《次韵苏公西湖观月听琴》就是其中之一。在这首诗中,陈师道通过对苏轼的赞美和对音乐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