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吟
龙不冬跃,萤能夜飞。
小人君子,而皆有时。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龙在冬天不会跃起,萤火虫在夜晚却能飞翔。小人与君子都有他们的季节和时机。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龙不冬跃:冬,指冬天;跃,指跳跃。这句诗的意思是,龙在冬天不会活跃地跳跃。这是用自然现象来比喻人在不同季节有不同的行为和活动规律。
2. 萤能夜飞:萤,即萤火虫;夜,指夜晚。这句诗的意思是,萤火虫在夜晚会发出光亮。这也是用自然现象来比喻人在不同时间有不同的特点和表现。
3. 小人君子:小人和君子是儒家思想中的人格分类,小人指品行不好的人,君子指品行高尚的人。这句诗的意思是,无论是小人还是君子,都有自己的时间和空间去展示自己的特点和行为。
4. 而皆有时:时,指时间和时机。这句诗的意思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时间和时机去展示自己的才能和力量。
去完善
赏析
《有时吟》是北宋哲学家、诗人邵雍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以自然界中的现象作为比喻,揭示了人生的哲理:每个人都有自己发挥才能的时候,正如龙在冬天不会腾跃,萤火虫在夜晚却能闪耀一样。这里的“时”指的是顺应自然规律和客观条件,选择合适的时间和环境来发挥自己的特长。
首先,诗人以龙和萤火虫为喻,表达了自然界生物都有其特定的生存环境和活动时间。龙的腾跃和萤火虫的飞闪都是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进行的,这是自然界的法则,也是万物生存的规律。然后,诗人将这一道理引申到人类社会中,指出无论是君子还是小人,他们的人生成就和作用也有其特定的时间和环境。
诗人通过这样的表达,强调了个体发展的适时性。每个人的天赋和能力都是不同的,我们应该学会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里努力,而不是盲目追求别人的成功路径。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同时,这也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何种境地,都要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坚信自己会有发光发热的那一天。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有时吟》是北宋著名理学家、诗人邵雍创作的一首咏怀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011年至1012年间,正值北宋仁宗时期。在这个时期,邵雍生活在洛阳,过着平静的隐居生活,专心研究哲学、历史、文学等学科。
在创作这首诗时,邵雍已年逾古稀,经历了北宋前期的战乱和政治变革。他年轻时曾游历四方,目睹了民间疾苦,对国家治理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后来,他在洛阳过上了一段相对安宁的生活,这使得他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术研究中。
在这段时间里,北宋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和文化发展迅速。仁宗皇帝继位后,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使得国家政治日益开明,民生得到改善。然而,与此同时,北宋朝廷内部矛盾重重,官僚腐败现象严重,这些问题也引发了邵雍的思考。
在《有时吟》中,邵雍通过描述自然界和人生的无常,表达了他对世事的感慨和对人生命运的思考。这首诗既有对现实的深刻反思,也有对理想社会的期盼。这种深沉的忧国忧民情怀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使邵雍成为北宋时期一位杰出的文人代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