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元绪上人
石窗紫藓墙,此世此清凉。研露题诗洁,消冰煮茗香。
闲云春影薄,孤磬夜声长。何计休为吏,从师老草堂。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这是一首描绘隐居生活的古诗。诗人描述了在石头窗户和紫色苔藓墙壁的房子里,感受到了这个世界的清凉与宁静。他用研露来写诗,用冰块煮水泡茶,享受着悠闲的生活。春天的云彩显得轻薄,夜晚的钟声显得孤独而悠长。他希望能停止做官,去跟随师傅过著与世无争的田园生活。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石窗:指石窗户,古人居所中的自然通风口。
2. 紫藓:紫色苔藓,常见于湿润阴凉的地方。
3. 墙:这里指的是石窗周围的墙壁。
4. 研露:用露水润湿研磨,指以清新洁净之水研墨作诗。
5. 消冰煮茗:将冰块放入茶水中,使茶水更加冰凉爽口。
6. 闲云:悠闲的白云。
7. 春影:春天的影子,形容春天万物复苏的景象。
8. 孤磬:独自击打的磬声。
9. 何计:如何考虑。
10. 为吏:做官。
11. 从师:跟随师傅学习。
12. 老草堂:指元绪上人的住所。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寄给友人的一种心境与向往。前两句“石窗紫藓墙,此世此清凉”以景致开篇,描述了一幅静谧、清凉的画面,展现了一种远离世俗纷扰的生活氛围。接下来的诗句则通过“研露题诗洁,消冰煮茗香”表达了对清贫脱俗生活的向往,用研露题诗的雅致和消冰煮茗的清香来体现这种生活状态的高雅纯净。
接下来的“闲云春影薄,孤磬夜声长”更进一步地表现出了这种清幽的氛围,尤其是“闲云春影薄”一句,使得读者仿佛能看到那轻盈飘荡的白云和若隐若现的影子,构成了一幅宁静美丽的画面。而“孤磬夜声长”则是听觉上的感受,让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体验到这种环境的宁静和深邃。
最后两句“何计休为吏,从师老草堂”则表达了诗人渴望摆脱世俗困扰,过上与友人共同隐居生活的愿望。整首诗语言清新,情感真挚,充满了对自然美好、平静生活的向往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寄元绪上人》是唐朝诗人姚合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在公元850年左右,也就是唐宣宗在位时期。这个时期的姚合已是年逾古稀的诗人,他担任过监察御史、户部员外郎等职务,但由于正直敢言,多次遭到贬谪。尽管如此,姚合始终保持乐观的心态,与友人交往甚密,这首诗就是写给他的好友元绪上人的。
在这个时期,唐朝已经进入了衰落阶段,政治腐败,宦官专权,战乱频繁。然而,文学和艺术依然繁荣,许多文人都抱有希望,期望能有所作为。姚合在这样的背景下,虽然人生经历坎坷,但他仍然保持了一颗坚定的心,通过与友人的交流,寻求精神上的慰藉和支持。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