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墨歌寄林明叔

标题包含
墨歌寄林明叔
赠君古墨三寸许,君知此墨从来处。 溧阳石化几千年,钢铁臼经三万杵。 昔我得之于异人,使我拾袭藏为珍。 我今以半为君遗,物以少贵君勿嗔。 来岁八月西风里,我曹忼慨办行李。 书囊无底将不去,检点笥中惟有此。 用时须留一匕余,丹墀大对要烦渠。 更有浯溪纪功石,待问君王乞墨书。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王迈,字功甫,号臞轩,徽州休宁(今安徽休宁县)人。南宋诗人。生卒年不详,主要活动在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 王迈出身书香门第,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他年轻时曾游历四方,结交了许多文人墨客,拓宽了视...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赠君古墨三寸许,请君了解这墨的来历。 溧阳石头历经数千载,钢铁砚台经过三万次研磨。 从前我从一位隐士手中得到它,视为瑰宝珍藏。 如今我把一半送给你,稀罕之物不多请别见怪。 来年八月秋风起时,我们准备行装。 书中无尽头而砚不离开,整理箱子只有此物。 用时请留一些给我,殿前的对联还需它的帮助。 更有浯溪的石碑需要题字,期待向君王乞求笔墨。
去完善
释义
1. "赠君古墨三寸许":这句话的意思是,赠送给您一块大约三寸的古墨。这句没有需要特别注释的词汇。 2. "溧阳石化几千年":这里的"溧阳"是一个地方名,位于中国江苏省南部,是古代的产墨之地;"石化"指的是经过长时间的天然矿化过程。整句话意思是,这块墨是在溧阳经过几千年矿化而成的。 3. "钢铁臼经三万杵":这里的"杵"是指捣物的棒槌,这里是用来描述研墨的过程;"三万杵"表示研墨的次数很多,体现出这块墨的品质很高。 4. "昔我得之于异人":这句话中的"异人"指有特殊技能或者学问的人,这里可能是指制墨的高手。全句意为,我从前从一个有特殊技艺的人那里得到了这块墨。 5. "使我拾袭藏为珍":这句话是诗人表达他对这块墨的喜爱之情,意为让我像珍藏宝物一样收藏着它。其中"拾袭"是一种收藏物品的方式,意指叠放整齐。 6. "物以少贵君勿嗔":这句话出自"物以稀为贵"这个成语,"勿嗔"是不要生气的意思。诗人提醒对方这块墨数量稀少,所以显得格外珍贵,希望对方不要因为得到一半的墨而不高兴。 7. "来岁八月西风里":这是诗人的设想,他在一年后的八月西风起的时候与友人相会。 8. "我曹忼慨办行李":这句话中"我曹"是古代文人常用的一种自我称呼,"忼慨"是慷慨的意思,"行李"指出门时携带的物品。这句是说,到时候我们会怀着慷慨的心情准备出门的东西。 9. "书囊无底将不去":这句话的"书囊"指的是装书的袋子,"无底"指袋子的容量很大,"将不去"意味着会一直跟随自己。这句是说,诗人随身携带的书袋永远装不满,会一直伴随着他。 10. "检点笥中惟有此":这句中的"检点"指检查清点,"笥"是古代存放物品的竹编容器。这句是说,在清点行李时,只有这块墨是最珍贵的。 11. "用时须留一匕余":这句话中"用"指的是使用墨,"匕"是量词,用于形容墨块的大小,这里可以理解为"小块"。"一匕余"就是留下一小块的意思。全句意为在使用这块墨时,要留一小块,以便在重要场合使用。 12. "丹墀大对要烦渠":这句话中"丹墀"是中国古代宫殿前的红色台阶,"大对"是对联的意思,"烦渠"是麻烦您的意思。全句意为,在宫殿前的对联书写上,还需要麻烦您(这块墨)发挥作用。 13. "更有浯溪纪功石":这句话中"浯溪"是湖南省的一个地名,因有著名的"浯溪碑林"而闻名,"纪功石"是记录功勋的石碑。全句意为,还有浯溪的纪功石等待君王赐予墨水来题字。
去完善
赏析
诗人以“赠君古墨”为题,通过描述一块来自溧阳的石化千年的珍贵古墨,表达了与友人之间深厚的友谊。前半段详述了古墨的稀有和来之不易,后半段则想象来年八月的西行之旅,暗示着期待与友人在未来的某日再次相聚。诗中的“我曹”、“我今以半为君遗”等词句流露出诚挚的友情。结尾两句则流露出诗人对国家大事的关心和对美好未来的期许。整首诗抒发了作者珍惜友谊、关注国家命运的高尚情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墨歌寄林明叔》是南宋诗人王迈于庆元年间(1195-1197年)创作的一首抒发友情的诗作。这首诗充分展现了王迈的才情及情感,以及他与他人深厚的友情。 在庆元年间,南宋正处于金朝的威胁下,国家形势较为严峻。然而,在这段时期,文人士大夫们并未放弃对文学的热爱和追求,反而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王迈作为其中一员,时常与友人相互交流、共同探讨诗歌创作。在此背景下,他与林明叔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并通过诗歌来表达这份感情。 王迈一生仕途不顺,曾一度被贬谪至边远地区。这些人生经历使他对现实生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使他更加珍视与朋友间的真挚情谊。在这首诗中,他以墨为喻,表达了愿为好友排忧解难的真诚愿望,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