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雨用前韵 其二
云霓天外起层层,毕月相随彻夜横。
费得天公能几力,数州愁苦变歌声。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彩云在天边层层叠起,月亮伴随著它整个晚上。付出了多少天的努力,才能把许多州的忧虑化为歌唱的声音。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云霓:指的是云彩。
2. 毕月:月亮的别称。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喜雨”为题,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运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出一幅生动形象的雨景图,表达了他对久旱逢甘霖的喜悦之情。首句“云霓天外起层层”,描述了雨前的气象变化,云霓在天边层层涌现,为整首诗铺垫了一种急切期待的氛围。接下来的“毕月相随彻夜横”,形容乌云遮月、雷电交加的场景,进一步突显了这场雨的滂沱之势。诗人在此表达了对及时雨的期盼和欣喜。
紧接着的“费得天公能几力”,则是对天气转变的神奇力量的赞美,仿佛是天公的全力相助才使得久旱之地得到滋润。最后一句“数州愁苦变歌声”则点明了这场雨水给民众带来的实际效益——将原本忧愁痛苦的心情变为喜悦的歌声,表现了诗人对民生关切的情感。整首诗形象生动,情感浓郁,使人如临其境,深切感受到诗人对百姓生活的关心和对自然神力的敬仰。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喜雨用前韵 其二》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黄干所作,创作于公元1234年至1235年之间。此时正值南宋晚期,金朝灭亡、蒙古帝国崛起,中原地区战乱不断。
在这个时期,黄干以博学著称,曾担任江西婺源县令。任职期间,他体察民情,关心民生,致力于地方治理和百姓福祉。由于当时旱灾严重,黄干求雨心切,写下了这首《喜雨用前韵 其二》表达心中的喜悦之情。
诗中描述了久旱逢甘霖的喜悦,以及对农耕、农作物生长和民生改善的期待。这反映了黄干作为一位政治家、诗人的责任感与担当精神。然而,随着蒙古帝国的不断扩张,南宋最终未能摆脱被灭国的命运。在时代的洪流中,黄干也结束了自己的政治生涯,将精力投入到文学创作和教育事业之中,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