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答刘正之见招四绝 其四

标题包含
答刘正之见招四绝 其四
石马台边森古木,昼寒亭下锁晴烟。 紫阳不作远庵死,一醉同君话昔年。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石马台前,古树森森;昼寒亭下,晴空烟锁。 紫阳若在,笑谈当年;与君共醉,回味往昔。
去完善
释义
1. 石马台:地名,位于湖北大冶。 2. 森古木:指繁茂的古树。森,树木繁茂。 3. 昼寒亭:凉亭名。昼寒,白天寒冷。 4. 晴烟:晴天时的水雾或云气。 5. 紫阳:即朱熹,南宋理学家,谥号“文公”。 6. 远庵:朱熹曾读书讲学之地。这里指的是指黄干的老师张栻。 7. 一醉:尽情饮酒。 8. 昔年:过去的时间。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相聚的场景。首先,诗人通过“石马台边森古木”的描述,展现出一种宁静而古老的氛围。然后,通过“昼寒亭下锁晴烟”的描绘,表达了天气的寒冷以及晴烟的美丽。诗人以“紫阳不作远庵死”作为引子,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最后,诗人提出了“一醉同君话昔年”的愿望,表达了与友人共享美好回忆的心情。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深沉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答刘正之见招四绝 其四》是南宋诗人黄干的作品。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250年左右的南宋晚期。 在这个时期,黄干正处于他人生的转折点。他在科举考试中屡试不第,这使他深感失望和挫败。然而,他也在这段时期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如刘正之等,他们共同探讨学问,抒发家国情怀。这种友谊和支持成为黄干在困境中的一股力量。 在南宋晚期,社会动荡不安,外忧内患不断。北方金国对南宋的威胁日益严重,而国内政治腐败、民生疾苦也是一大问题。在这种背景下,黄干和他的朋友们积极投身于抗金事业,关心民生,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国家的命运。 综上所述,《答刘正之见招四绝 其四》这首诗歌的创作背景是南宋晚期,黄干在此时面临人生转折,结交了许多挚友,并在时代的浪潮中积极寻求国家的出路。这些因素共同塑造了这首诗的意境和情感。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