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井亭观莲
几队红粧拥盖青,凌波僊子立娉婷。
晚凉孤坐香风里,如在西湖四望亭。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几队女子身着红妆,簇拥着绿色的盖头,就像凌波仙子一样亭亭玉立。在凉爽的夜晚独自坐在微风中,感觉像是在西湖的四望亭。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玉井亭:亭名,具体位置不详,应是一座以观赏莲花为主的亭子。
2. 几队红粧拥盖青:描述莲花的花簇犹如女子盛装打扮,绿叶覆盖其上,鲜艳美丽。
3. 凌波仙子:典出古乐府《洛神赋》中的神话人物洛神,此处指莲花或水上的花朵。
4. 立娉婷:形容莲花站立的姿态优雅动人。
5. 晚凉:傍晚凉爽的时候。
6. 孤坐:独自坐下。
7. 香风:带有香气和风的味道。
8. 西湖四望亭:在西湖的一座亭子,可以四面眺望风景。
去完善
赏析
《玉井亭观莲》是一首描绘夏日莲花盛开的诗歌。诗人以“几队红粧拥盖青”开篇,形象地描绘了莲花的鲜艳和繁茂。接下来,他通过“凌波仙子立娉婷”的描绘,展现了莲花亭亭玉立的优雅姿态。在诗的后两句中,诗人描述了自己在夜晚凉爽的风中独自欣赏莲花的美景,仿佛置身于西湖的四望亭之中。这首诗通过对莲花的生动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景色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玉井亭观莲》为南宋诗人姚勉所创作。这首古诗创作于南宋末年,大约公元1270年前后。此时的中国正处于社会动荡、民族矛盾尖锐的时期,宋元之间的战争频繁,民不聊生。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姚勉以诗歌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表达了他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注。
姚勉生活在南宋末期,历经世态沧桑。他曾任官职,后因战乱辞官回乡。在这首古诗中,他以莲花比喻百姓,表达了对民众困苦生活的深切同情和对当政者荒淫无度的不满。同时,他也呼吁统治者要关心民生,治理国家,实现国泰民安的理想。
这首诗反映了南宋末年的时代背景,展现了诗人在面对国家和民族危机时,以诗歌抒发忧国忧民之情的历史画卷。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