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李相公绅席上赋春雪
六出花飞处处飘,黏窗著砌上寒条。
朱门到晓难盈尺,尽是三军喜气消。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到处都是六出的雪花飘落,它们粘在窗户和台阶上,带来阵阵寒冷。富贵人家的门前,积雪到早晨都难以达到一尺深,这全是士兵们失去了喜悦的缘故。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六出:指雪花,因为雪花是六角形的,所以有此称谓。
2. 花飞:即雪花飞舞的意思。
3. 黏窗著砌:意思是雪花粘附在窗户和台阶上。
4. 寒条:这里指的是寒冷的枝条。
5. 朱门:红色的门,比喻权贵人家。
6. 三军:古代诸侯国军队分为上、中、下三个师,泛指军队。
7. 喜气消:这里的"喜"字可以理解为对春雪的欢喜之情,“消”是消散的意思。
去完善
赏析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一场大雪景象,通过对雪花“六出”的描述,展现了雪花飘飘扬扬的美丽画面。诗中的“黏窗著砌上寒条”则表达了雪花的厚度与积雪的情况,以及所带来的寒冷感。随后,诗人通过“朱门到晓难盈尺”描绘了这场雪之大,连贵族之家也难以避免其影响。最后一句“尽是三军喜气消”则揭示了这场雪给人们带来的负面情绪,雪的严寒使得人们的喜悦心情受到了打击。总的来说,本诗以生动的形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示了春雪中的人间百态。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淮南李相公绅席上赋春雪》是唐朝诗人章孝标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描绘了春天雪景的美丽与宁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的“淮南李相公绅”是指唐代著名的文人李绅,他在当时是一位地位显赫的官员,也是一位才情横溢的诗人。
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是在公元800年至850年之间,这是唐朝中期的一个时期,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发展较为繁荣。这个时期的诗人受到朝廷的尊重和礼遇,他们的作品通常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内涵。
在这段时间里,章孝标的人生经历丰富,他曾担任过地方官吏,也曾游历名山大川,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他的诗歌以描绘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为主,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在他和李绅等人的交往中,他们共同分享了对文学的热爱和追求,也为彼此的创作提供了灵感和启发。
在唐朝中期,文人墨客之间的友谊是非常重要的,他们常常通过诗词唱和来表达对彼此的敬爱和怀念。在这个时代背景下,章孝标在李绅的宴席上赋诗一首,表达了对春天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展示了他们之间的深厚情谊。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