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疏影

标题包含
疏影
千峰翠玉。 送孤云伴我,罗窗清宿。 拂晓凭虚,春碧生寒,衣单瘦倚筇竹。 东风不解吹愁醒,但芳草、溪城南北。 认雾鬟,遥锁修颦,眉妩为谁愁独。 江上轻鸥似识,背昭亭两两,飞破晴渌。 一片苍烟,隔断家山,梦绕石窗萝屋。 相看不厌朝还暮,算几度、赤阑干曲。 待倩诗、收拾归来,写作卧游屏幅。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陈允平(1236年-1316年),字君衡,号西麓,南宋末年至元朝初年的著名文人。他出生于浙江义乌,是南宋末年进士,曾任国子监祭酒、翰林院学士等职。 陈允平在南宋末年曾担任国子监祭酒,负责教育皇族子弟...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山峰叠嶂如翠绿的宝玉。 把孤独和白云作为同伴,伴随着我度过寂寞的夜晚。 拂晓时分,立于虚空之中,春天的翠绿生出丝丝寒意,单薄的衣服紧紧依靠着竹杖。 东风不懂得如何将忧愁吹散,只有那绿草萋萋的小溪和城市南北。 远远地看去,云雾缭绕如同美人儿锁住的忧愁。那双眉头微蹙,是为谁在忧虑呢? 江面上的鸥鸟似乎与我相识,它们在阳光照耀下飞翔,打破了平静的水面。 远处的青山绿水,阻断了家的方向,梦中萦绕着的却是那些石窗萝屋。 从早到晚,我们相互凝望,不分彼此,计算着我们共度了多少次栏杆曲折的时光。 等我写一首诗,将这一切都记录下来,画成一幅卧游图景,供人欣赏。
去完善
释义
《疏影》陈允平 1. 千峰翠玉:千座山峰如绿色的宝石般翠绿。翠玉,指绿色宝石。 2. 孤云:这里指孤独的自己。 3. 罗窗清宿:透过罗窗,观照自己清静的宿舍生活。 4. 拂晓凭虚:拂晓时分,独自凭靠在窗户边。 5. 春碧生寒:春天的景色引发人的寒冷感。 6. 衣单瘦倚筇竹:因为衣服穿得太少而感到寒冷,倚靠着筇竹行走。 7. 不解:不能理解,这里指东风无法理解人的情感。 8. 但芳草、溪城南北:只见到处都是旺盛的芳草,小溪环绕着城市。 9. 认雾鬟,遥锁修颦,眉妩为谁愁独:远方的雾气好像锁住美女的眉头,她的眉毛那么漂亮,却为了谁而独自忧愁呢? 10. 江上轻鸥似识:江上的轻鸥似乎认识我。 11. 背昭亭两两,飞破晴渌:昭亭上的鸥鸟翩翩起舞,打破了晴朗的天空。 12. 苍烟:烟雾笼罩的苍茫景象。 13. 家山:故乡的山山水水。 14. 相看不厌朝还暮:早上到晚上都在欣赏美景,不厌其烦。 15. 赤阑干曲:红栏杆的小路。 16. 倩诗、收拾归来,写作卧游屏幅:通过诗歌来收集这些美好风景,然后写成画屏,以此表达自己的情怀。
去完善
赏析
本词借景抒情,通过对千山翠玉、孤云、芳草等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远离家乡的思念之情。诗人将个人情感寄托在山水之间,使得整首词充满了浓厚的离别忧愁。词中的“东风不解吹愁醒”,含蓄地表达了作者无法排遣的离愁别绪。同时,词中的“江上轻鸥似识,背昭亭两两,飞破晴渌。”则通过描述江上轻鸥飞翔的景象,传达了作者对家乡生活的怀念。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景交融,富有诗意,充分展示了作者的才情和对故乡深深的眷恋。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疏影》是南宋词人陈允平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词作。这首词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时期(公元1127-1279年)。 在南宋时期,中国正处于一个动荡不安的历史阶段。金兵入侵,南宋朝廷偏安江南一隅,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陈允平生于此时,他的一生也是充满曲折。他曾官至尚书郎、翰林学士等要职,后因遭人陷害而被贬谪,流寓于各地。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陈允平作为一个有识之士,他的内心充满了对国家的忧虑和对人民的同情。他以诗词为武器,抒发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这首《疏影》便是他在这个时期的代表作之一。词中以梅花的形象象征自己坚韧不屈的品格,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祖国河山破碎的悲痛之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