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
五鼓端门漏滴稀,夜籖声断翠华飞。
繁星晓埭闻鸡度,细雨春场射雉归。
步试金莲波溅袜,歌翻玉树涕沾衣。
龙盘王气终三百,犹得澄澜对敞扉。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黎明前的寂静时分,端门的时钟滴滴答答地作响,仿佛催促着翠华即将离开的时刻。拂晓的星光映照着小径,伴随着报晓的鸡鸣,我们在细雨蒙蒙的田野间欣赏着射箭比赛。脚步轻扬,水波溅起,莲步生姿;歌声婉转,玉树临风,泪湿衣衫。这凝聚了王气的龙盘之地,历经三百年沧桑,仍能望见一片清明的世界,向着敞开的大门迎接曙光。
去完善
释义
1. 五鼓:古代计时方式,约相当于现代的五点钟。
2. 端门:宫殿的正门。
3. 漏滴稀:形容时间已经很晚。漏,古代的计时器;滴稀,指水滴下落的速度变慢,表示时间已晚。
4. 夜籖:指夜晚的签报。
5. 翠华飞:比喻皇帝出行。翠华,皇帝的仪仗。
6. 晓埭:清晨的堤坝。
7. 步试金莲:比喻宫女们穿着金莲花形状的鞋子。
8. 波溅袜:形容水花飞溅到袜子上的情景。
9. 歌翻玉树:形容歌声如同玉树一般动听。
10. 澄澜:清澈的波浪。
11. 敞扉:打开门扉。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描绘了南朝时期的一种繁盛景象。诗人通过对宫门的描述,表达了皇帝出行的盛况和皇帝的威严。同时,诗人还描绘了夜间的星星、清晨的鸡鸣、春雨中的狩猎等活动,展现了南朝社会的繁华与生机。
在诗中,“五鼓端门漏滴稀”形象地描述了皇帝出行的庄严场面,表达了皇帝的权威;“夜籖声断翠华飞”则通过夜签声的消失和翠华车的起飞,进一步强调了皇帝出行的盛大。
此外,“繁星晓埭闻鸡度”描绘了黎明时分,人们听到鸡叫的声音,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细雨春场射雉归”则表现了春雨中,猎人在野外射雉归来,展示了南朝时期的繁荣与活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南朝时期的各种场景,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社会画卷,表达了诗人对南朝盛世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南朝》是北宋诗人杨亿的一首咏史诗,创作于公元980年至1030年间。在这个时期,杨亿历任地方官、史馆编修等职,他对历史有着深厚的研究,尤其关注南北朝时期的南朝。这首诗通过对南朝历史的回顾,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兴替的感慨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在《南朝》诗中,杨亿回顾了南朝从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的历史变迁。这一时期,虽然南朝在经济、文化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由于政治腐败、权臣篡位等问题,导致国家政局不稳,最终灭亡。诗人通过描绘南朝的兴衰,表达了对历史的深刻反思。
此外,杨亿生活在北宋时期,这个时期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和文化发展迅速。然而,随着国家权力的集中,官僚体制的弊端逐渐显现,民间疾苦也日益严重。这些现象使诗人意识到,一个国家的繁荣离不开政治清明和民生的改善。因此,他在《南朝》诗中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希望统治者能够吸取历史的教训,治理好国家。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