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云中道上作

标题包含
云中道上作
羊马群中觅人道,雁门关外绝人家。 昔时闻有云中郡,今日无云空见沙。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施肩吾(1850-1923),原名施景琛,字肩吾,号琴轩,浙江杭州人。他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政治家和社会活动家,也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和诗人。 施肩吾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在科...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羊群和马匹中寻找人类的踪迹, 在雁门关之外再也没有人家。 曾听闻这里曾是云中郡, 如今天空无云,只能看到沙漠中的沙尘。
去完善
释义
1. 羊马群:指牧羊、放马的人或物群。 2. 人道:此处可能指的是人类聚居的地方。 3. 雁门关:位于山西省代县北部,明代长城上的重要关隘之一,古代交通要道。 4. 绝:几乎没有,稀少。 5. 昔时:过去的时候,从前。 6. 云中郡:古时的行政区划单位,历史上在山西、河北等地都有云中郡设置。这里可能是指古代的雁门郡。
去完善
赏析
《云中道上作》是一首描绘边塞风光的诗,诗人以云中郡为背景,展现了沙漠荒凉的景象和人们生活的艰辛。在这首诗中,施肩吾运用对比的手法,通过描述羊马群、雁门关、昔日云中郡与今日无云空见沙的情景,生动地描绘了边塞的沧桑变化。这首诗既表现了诗人的家国情怀,也揭示了人类生存环境的脆弱性,令人深思。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云中道上作》是唐朝诗人施肩吾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840年前后,这一时期正是唐朝的中后期,社会动荡,政治腐败,民不聊生。 施肩吾在当时是一位颇有才情的文人,他曾在科举考试中屡次落第,深感世事艰辛,于是在仕途上颇为失意。然而,他并未因此而沉沦,反而更加积极地关注民间疾苦,希望通过自己的诗文来表达对社会现实的关切和忧虑。 在这一时期,唐朝的军事形势也十分严峻,北方边疆经常受到外族侵扰,朝廷为了防御入侵,在各地修建了许多驿站和烽火台。施肩吾在旅途中看到这种情形,心生感慨,于是创作了这首《云中道上作》。 在诗中,施肩吾以云中道为背景,通过描绘沿途的风景,表达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他也表达了对于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民生疾苦的同情。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高远,充分展示了施肩吾作为一位有社会责任感的诗人的形象。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