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和陈赞善致仕还京口

标题包含
和陈赞善致仕还京口
海门山下一渔舟,中有高人未白头。 已驾安车归故里,尚通闺籍在龙楼。 泉声漱玉窗前落,江色和烟槛外流。 今日君臣厚终始,不须辛苦画双牛。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徐铉(917年-992年),字鼎臣,五代十国时期南唐著名文学家、书法家。 徐铉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他的父亲徐延休是五代时期的学者。徐铉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尤其擅长文学和书法。 在南唐...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海门山下,一艘小渔船中有一位高人在那里居住,虽然年纪不小,但还未曾白头。他已经驾驶着安全车辆回到家乡,但仍然与朝廷保持联系。 泉水如碧玉般的声音从窗户前落下,江边的景色带着烟雾,从栏杆向外流淌。如今君王对大臣的关心始终如一,无需再辛苦地为生活奔波。
去完善
释义
1. 陈赞善:古代文官的一种称呼。 2. 致仕:古代官员退休回家。 3. 京口:江苏镇江的古称。 4. 海门山:位于今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西连岛东部海域的东台礁上,与连云港云台山隔海相望。 5. 安车:古代的一种可以坐乘的车子,表示高官退休后的舒适生活。 6. 闺籍:古代宫廷女子名册。 7. 龙楼:皇宫中的楼阁,这里指代朝廷。 8. 泉声漱玉:形容泉水流动的悦耳声音。 9. 江色和烟:指江水与烟雾交织的景象。 10. 君臣:指皇帝与陈赞善的关系。 11. 双牛:比喻辛勤工作。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徐铉写给一位辞官回乡的朋友陈赞善的,表达了诗人对其家乡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美好祝愿。首联描绘了海门山下的渔舟景色,以及其中未曾白头的隐士形象,暗示出友人的生活恬淡、与世无争。颔联则通过对比陈赞善已在家乡享受安宁生活与朝廷仍保留其身份的细节,体现了作者对友人命运的关切。颈联通过对窗前泉声漱玉的描绘,表现了友人家乡的自然美景;而江色和烟的描绘则展现出友人与世无争的心态。尾联诗人以君臣之间的深厚情谊为主题,表达对友人未来生活的信心:即使离开了朝堂,也不必辛苦劳作,因为君臣之间始终保持着深厚的感情。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友人情谊的赞美,传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祝福。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陈赞善致仕还京口》是五代时期南唐文人徐铉所作。这首古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975年,正值五代十国时期,天下大乱,战乱频繁。此时的南唐正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困境,江山风雨飘摇。 在这一年里,徐铉的人生际遇颇为坎坷。他曾担任过南唐宫廷中的文学侍从,为皇帝起草文书、撰写表章。然而,随着战局的变化,南唐逐渐失去了对天下的掌控,徐铉也因此失去了在朝廷中的地位。为了避祸,他选择辞官回乡,过着隐逸的生活。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徐铉以诗寄情,表达了他对时代的忧虑和对家乡的思念。他在诗中描绘了陈赞善致仕还京口的情景,感慨万千。这首古诗不仅反映了徐铉本人的人生经历,也展现了当时南唐文人士大夫的精神风貌和人生理想。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