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润州城
天末江城晚,登临客望迷。春潮平岛屿,残雨隔虹蜺.
鸟与孤帆远,烟和独树低。乡山何处是,目断广陵西。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傍晚时分,天空笼罩下的城市显得格外迷人。站在高处远眺,视野里弥漫着无尽的困惑。春天的潮水让岛屿变得平坦,而剩下的雨滴似乎也在阻碍着彩虹的出现。远处的鸟儿与孤独的船只渐行渐远,烟雾弥漫中,独树一帜的树木显得那么低矮。家乡的青山在哪里呢?我只能远远地看着广陵的西边。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天末:指天边。
2. 江城:这里指润州城。
3. 登临:登山临水,指登上高处眺望。
4. 客望迷:游客望之而迷失方向。
5. 春潮:春天的潮水。
6. 平:使...平静。
7. 岛屿:江中的小岛。
8. 残雨:即雨后天晴时所留下的雨滴。
9. 隔:遮挡,隔断。
10. 虹蜺:彩虹。
11. 鸟与孤帆:一只鸟和一艘孤独的帆船。
12. 烟和独树:烟雾缭绕中一棵孤独的树。
13. 乡山:家乡的山。
14. 目断:眼睛看向远方直至看不见。
15. 广陵:扬州的别称。
通过这首诗歌,诗人表达了他在江边眺望远方的孤独之情以及对家乡的思念。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上润州城的所见所感,表达了思乡之情和对家乡的深深怀念。诗中的“春潮平岛屿,残雨隔虹蜺”展现了江城的美丽景色,而“鸟与孤帆远,烟和独树低”则传达了一种孤独和漂泊之感。最后两句“乡山何处是,目断广陵西”更是直接表达了对家乡的无尽思念。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登润州城》这首诗是唐代诗人丘为在唐玄宗开元年间(713-741年)创作的。在这个时期,丘为曾任四门博士,他的仕途并不顺利,但诗歌创作却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润州城位于长江和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处,地理位置重要,是当时的交通枢纽。丘为在这首诗歌中描绘了润州城的壮丽景色,展现了唐代盛世的风貌。此时唐朝国力强大,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发展迅速,这为丘为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
此外,丘为还受到了杜甫、李白等著名诗人的影响,他们的诗歌风格和人生经历对丘为产生了很大的启发。因此,在创作《登润州城》时,丘为不仅展现了自己对自然景观的独特见解,还将个人的情感体验融入到诗歌之中,使其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