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题王进之绿荫轩

标题包含
题王进之绿荫轩
主人爱竹真成癖,门阶户席俱寒碧。 小轩故为剪重阑,舍下从教笋穿壁。 欣然远致数君子,相对青青好颜色。 公庭无事白日长,寒影参差乱书帙。 君家将相山西种,世世剖符门列戟。 图形未肯上凌烟,却扫何为清一室。 胸中定有不凡处,对客何妨仍蜡屐。 明年新笋拂云长,夏簟瑯玕足留客。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苏过(1072年-1123年),字叔党,号斜川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市)人。他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第三子,与其父苏轼、兄长苏迈合称“三苏”。 苏过自幼聪颖过人,深受父亲苏轼的教诲和熏陶...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主人家喜爱竹子真是到了痴迷的程度,门口、台阶和席子上都是那令人感到清凉的绿色。 小小的轩窗还特意用厚重的栏杆修剪过,家里任由竹笋从墙壁里钻出来。 欣然邀请了几位君子前来观赏,他们相聚在一起显得如此亲切宜人。 在公务闲暇的日子里时间过得很慢,竹林的影子摇曳生姿,扰乱了书本的秩序。 你家世世代代种植着山西种的名贵竹子,家门前陈设着纹饰精美的兵器。 不愿意把画像挂到凌烟阁去炫耀,而是选择清扫出一间清爽的房间。 我想你心中一定有自己的不凡之处,面对客人也可以随意换上拖鞋。 明年的新笋会长得更高,夏天时绿色的竹帘会让客人们觉得舒适宜人。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题:古诗的一种题材,即以某一事物为题作诗。 2. 王进之:人名,具体情况不详。绿荫轩为其居所的雅号。 3. 真成癖:真的成了嗜好。形容主人对竹子喜爱到了一定的程度。 4. 门阶户席:门窗和台阶,指居处的各个角落。 5. 俱寒碧:都呈现出寒冷而碧绿的景象,形容竹子茂盛生长。 6. 小轩:小型的轩馆,这里指绿荫轩。 7. 故为剪重阑:特意修剪繁茂的竹丛。 8. 舍下:家中。 9. 从教:任凭。 10. 笋穿壁:竹笋从墙壁的缝隙中钻出来。 11. 欣然:高兴地。 12. 数君子:指竹子。 13. 青青好颜色:绿色,竹子的颜色。 14. 公庭:官署,办公的地方。 15. 无事:没有事情需要处理。 16. 寒影:寒冷的影子,这里指竹子投下的阴影。 17. 参差:不整齐的样子。 18. 乱书帙:胡乱堆砌的书籍,形容书卷散乱。 19. 山西种:山西地区的人,这里指王进之。 20. 世世:代代相传。 21. 剖符:古代任命官员的信物。 22. 门列戟:门前排列着仪仗,表示尊贵的地位。 23. 图形未肯上凌烟:指的是不肯让画工为自己画像以便登上凌烟阁。凌烟阁是唐朝皇宫内的一座高阁,用来表彰功臣。 24. 却扫:打扫居室,表示淡泊名利。 25. 何为:为什么。 26. 对客何妨仍蜡屐:招待客人时为什么不穿鞋。蜡屐是一种涂了蜡的鞋子,寓意轻松自在。 27. 明年:明年春天。 28. 新笋拂云长:新笋长得很高,几乎碰到云端。 29. 夏簟瑯玕:夏天用竹子制成的凉席,用以消暑。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题王进之绿荫轩”,表达了诗人对竹子、对自然的热爱和敬重。开篇诗人就写到了王进之爱竹之情——“主人爱竹真成癖”,表现出王进之对竹子深沉的喜爱,甚至达到了近乎痴迷的程度。接下来诗人描绘了诗中的场景:门前台阶、室内座席都充满了竹子的苍翠之色,小轩特意被修剪过的重重栏杆,屋舍的墙壁甚至被竹笋穿透。这些细节生动地展示了竹林的繁茂和生机勃勃。 随后,诗人描述了几位文雅的朋友来到这美丽的竹林之中,与之相互映照,显得更为清雅宜人。而王进之也在这样宁静的午后,以悠闲的心境享受着美好的生活。 然后,诗人提到王进之家世显赫,世代为官,然而他们并没有追名逐利,反而选择了归隐山林,亲近自然。这里传达出了一种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品质,让人敬仰不已。 最后,诗人想象着明年的夏天,新的竹笋破土而出,高达云端,绿叶婆娑,足以给游客带来美好的体验。诗人在此处表达了自己对绿色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深深眷恋。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王进之绿荫轩》是宋代诗人苏过的一首描绘夏日园林景象的诗歌。这首诗创作于北宋时期,具体年份未详,但从诗歌内容和作者的人生经历来看,大致可以推断为公元10世纪至11世纪之间。 在创作这首诗歌的时候,苏过正处于他人生中的一段较为平静的时期。他的父亲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谪,流寓黄州(今湖北黄冈)。虽然生活艰辛,但苏轼仍然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面对人生。受到父亲的影响,苏过也形成了坚韧的性格和独特的审美观。在这一时期,他开始关注自然景物,以诗词记录自己的生活感悟。 从时代背景来看,北宋时期社会相对安定,经济繁荣,文化教育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文人墨客喜欢寄情山水,通过诗词歌赋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在这样的背景下,苏过创作了《题王进之绿荫轩》这首诗,以表达对夏日园林美景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