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郎妇赞
云开天竺,月照金沙。
心心妙法,念念莲华。
未必将身许马家。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天空中的云散去,露出远在天边的天竺山;月光洒在金色的沙滩上,照耀着世界。心中充满了微妙智慧的法门,每一念都如莲花般绽放。不一定非要亲身去求取马家的富贵荣华。
去完善
释义
1. 天竺:古代中国对印度的一种称谓。这里指代佛教发源地。
2. 金沙:比喻金色的光芒。这里指的是月亮照耀下反射的金色光芒。
3. 心心:形容内心的想法。
4. 妙法:指的是佛教教义。
5. 念念:每一念。
6. 莲华:莲花,佛教象征洁净、美好。
7. 马家:这里指的可能是作者要赞扬的马郎妇的家族。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马郎妇的诗。诗中首先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象,如“云开天竺,月照金沙”,以此来象征马郎妇高尚的品质和纯洁的心灵。接着用“心心妙法,念念莲华”来赞美马郎妇的佛法造诣和高尚情操。最后一句“未必将身许马家”则是表达了作者对马郎妇舍己为人的精神的高度赞扬。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马郎妇高尚品质的赞美,展现出了诗人对佛教精神的深刻理解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马郎妇赞》是南宋末年诗僧释惟一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具体创作时间在公元1276年至1279年之间。释惟一是南宋末年的著名诗僧,字元择,号牧潜,福建莆田人。他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曾游历四方,广交贤达,晚年隐居福州鼓山寺,终老于此。
在释惟一创作《马郎妇赞》的这段时期,正是南宋灭亡、元朝初定的动荡时期。当时,蒙古铁骑横扫欧亚大陆,南宋王朝在内忧外患的双重压力下逐渐走向崩溃。在这个时代背景下,许多文人墨客纷纷表现出对国破家亡的忧虑和对民族危亡的关切。释惟一作为一位高僧,虽置身世外,却仍然心系家国,他以悲天悯人的情怀,通过这首《马郎妇赞》表达了对故国的哀思和对众生的关爱。
诗中以马郎妇为喻,表达了作者对英勇牺牲、救苦救难的敬仰之情。马郎妇是民间传说中的一位义妇,她曾以一己之力拯救了许多落难之人,最终被恶人所害。诗人以此典故,暗喻那些在战乱中为国捐躯的英雄们,以及那些为拯救众生而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伟大人物。
总之,《马郎妇赞》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下,释惟一对家国之悲、众生之苦的思考与感慨的结晶,体现了他深沉的家国情怀和人文关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