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松风度曲

标题包含
松风度曲
大夫噫气撼青冥,余韵萧骚入户庭。 递到高山流水意,不知谁解眼中听。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释惟一,字元明,俗姓李,号竹窗。他是明朝时期的一位著名僧人,主要活动在明朝嘉靖、万历年间(1522-1620年)。 释惟一的生平事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出家为僧:据《五灯全书》记载,释惟...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医生叹息声震动青天,回荡在庭院中的余音显得幽怨。 传递出高山流水的意境,不知道有谁能够理解并倾听。
去完善
释义
1. 大夫:古代官职,这里指弹琴的人。 2. 噫气:发出叹息的声音。 3. 撼青冥:形容琴声宏大,震撼天空。 4. 余韵:指琴声的余音。 5. 萧骚:形容风声或琴声。 6. 递到:传递过来。 7. 高山流水意:比喻知音难觅。
去完善
赏析
《松风度曲》是明代诗人释惟一的一首描绘音乐与自然的诗歌。这首诗通过对松风之声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音乐的感悟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首先,诗人用“大夫噫气撼青冥”来形容松风的强劲之势。这里的“大夫”指的是松风,而“噫气”则是形容松风的声音。“撼青冥”则形象地描绘了松风吹过时的场景,使人们仿佛置身于松林之中,感受到松风的力量。 接着,诗人用“余韵萧骚入户庭”来形容松风带来的余音。这里的“余韵”指的是松风吹过后仍留在空气中的声音,而“萧骚”则表现了这种声音的悠扬和神秘。诗人通过这句诗表达了对音乐的热爱和对自然美的欣赏。 然后,诗人用“递到高山流水意”来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这里的“高山流水意”指的是松风之音所传达出的情感,即那种宁静、深远、宽广的自然之美。诗人通过这句诗告诉我们,真正的音乐之美是来自自然的,只有用心去倾听,才能体会到其中的韵味。 最后,诗人用“不知谁解眼中听”来表达自己的困惑。这里的“眼中听”是指用心灵去感受音乐,而“不知谁解”则表明诗人认为能够真正理解这种感受的人并不多。这句诗揭示了诗人对音乐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松风度曲》是南宋诗人释惟一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的南宋时期,正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年)。 在这个时期,中国社会正处于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高度繁荣阶段。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迅速,成为当时中国最富庶的地区之一。南宋朝廷在临安(今杭州)建立都城,文人墨客云集,文化艺术事业蓬勃发展。然而,由于北方金国的侵略和压迫,南宋政权一直面临严重的外患压力。 释惟一,生卒年不详,是一位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他在此时写下了这首《松风度曲》,表达了他在南宋绍兴年间的心境和对生活的感慨。 释惟一的个人经历虽然没有明确的记载,但从他的诗歌作品来看,他应该是一个对自然和生活有着深刻体验和感悟的人。他在这首诗中通过对松树和风度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同时,他也通过这首诗传达了对南宋朝廷在外患压力下坚持抗争的精神支持。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