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刘伯瑞觅酒
贫病相仍坐拙方,敢将斗酒博西凉。
自怜里巷栖迟久,倍觉樽罍气味长。
玉斚交飞君有约,红裙共醉我何尝。
一樽聊慰相如渴,要听歌声过女墙。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贫困和疾病接踵而至,我仍然坚守自己的方法。我渴望用一壶酒来换取在凉爽的地方休憩的机会。
可怜我在小巷中居住得如此之久,让我更加珍视这里的酒杯和香气。你我相约共同举杯,共享此刻的快乐,又何必在乎其他事情呢?
让我们举杯消愁,缓解口渴,聆听那越过城墙的悠扬歌声。
去完善
释义
1. 次韵:指依照别人所作的诗词的韵律和内容进行唱和。
2. 刘伯瑞:人名,具体不详。
3. 斗酒:一杯酒的量词。
4. 西凉:今甘肃省武威市,古代称为西凉。此处用典,诗人借用了唐代诗人杜甫《饮中八仙歌》中的“李白斗酒诗百篇”的意象,表达出渴望美酒的心情。
5. 拙方:这里指贫穷和疾病的状态。
6. 里巷:指乡村或市井。
7. 栖迟:居住,停留。
8. 樽罍:古代饮酒器具。
9. 气味长:味道醇厚。
10. 玉斚:玉制酒杯。
11. 交飞:交替,轮流。
12. 有约:约定好。
13. 红裙:泛指美女。
14. 何尝:表示反问或否定。
15. 一樽:一杯酒。
16. 相如渴:这里的相如指汉代文学家司马相如,他用典自《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中记载的故事:相如以琴声吸引文君,文君赠以美酒解渴。诗人以此表达渴望美酒的心情。
17. 要听歌声过女墙:要欣赏音乐越过城墙。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次韵刘伯瑞觅酒”,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酒的渴求。诗中作者通过描绘自己的困境,表达出对生活的无奈和感慨。他提到自己由于贫穷和疾病而无所作为,但他却勇敢地用斗酒来换取西凉的快乐。这种乐观的心态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不放弃的精神。
在描述酒的美好时,诗人巧妙地运用了修辞手法,通过对比使读者更能感受到酒的美味。同时,他还用到了“玉斚交飞”“红裙共醉”等词汇,表达了对美好宴会的向往和对酒的狂热喜爱。
整首诗充满了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同时也反映出诗人面对困境时的坚韧精神。他以酒为伴,以此慰藉自己的心灵,寻求片刻的宁静和快乐。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次韵刘伯瑞觅酒》是南宋诗人陈棣创作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南宋末年,大约公元1250年左右。在这个时期,南宋王朝已经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蒙古铁骑的入侵使得国家局势紧张,民生凋敝。然而,文人墨客们仍然保持着对文化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通过诗歌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和理想。
陈棣作为南宋末年的文人,他的生活也深受时代背景的影响。他虽然身处战乱年代,但依然保持对文学的热爱,与友人刘伯瑞相互唱和,表达对酒的喜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这首诗中,陈棣以拟人的手法描绘了酒的可爱形象,表达了对酒的热爱之情。
在南宋末年,由于战乱的影响,粮食短缺,酒类生产受到影响,酒的价格昂贵,寻常百姓难以企及。因此,陈棣在诗中以“觅酒”为主题,表达了人们对酒的渴望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这也反映了陈棣在当时社会生活中的无奈和心酸。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