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贾岛
生为明代苦吟身,死作长江一逐臣。
可是当时少知己,不知知己是何人。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我这一生仿佛就是为了明末的诗赋而生,死后亦不过是江水中的一名卑微的子民。然而,那时知音难得,究竟谁是那了解我的知己呢?
去完善
释义
【明代】指代明朝,这里以朝代命名。【苦吟】形容诗人用心投入地进行创作,不断斟酌推敲诗句。【逐臣】指被流放或被贬谪的官员。【少知己】缺少理解自己的人。
去完善
赏析
《伤贾岛》这首诗歌以唐代著名诗人贾岛为主题,表达了对他坎坷命运和孤独心灵的深深同情。诗中“生为明代苦吟身”一句点明了贾岛一生所遭逢的困境,他才华横溢却一生不得志,苦苦寻觅知音却难寻知己。“死作长江一逐臣”则暗示了贾岛死后也未能获得公正的评价,依然被视为被放逐的臣子。最后两句“可是当时少知己,不知知己是何人”更是表达出诗人在感叹:也许在贾岛的时代真的缺乏能够理解他的知音吧,而那个真正懂得他的人究竟是谁呢?这首诗既有对贾岛才华的惋惜,也有对其孤寂人生的哀叹,展示了诗人对这位才子命运的深深感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伤贾岛》是唐朝诗人张蠙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是在唐末至五代时期,大约在公元907年前后。在这段时间里,中国历史上的唐朝已经走向衰落,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不安。
在创作这首诗时,张蠙本人也正在经历着这样的一段艰难岁月。作为一个文人,他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中并未得到重用,而是过着漂泊不定的生活。这样的生活体验使他对贾岛的遭遇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同情。
此外,贾岛作为唐朝的一位著名诗人,其作品以清奇峭拔、孤寂冷峭著称。然而,他在当时并未受到重视,反而因犯皇帝的忌讳而被贬谪。这显然是对他的才华和命运的巨大讽刺,也引起了其他文人的共鸣和感慨。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张蠙创作了这首《伤贾岛》,通过追忆贾岛的生平事迹,表达了他对这位才子的敬仰和哀伤,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在那个时代所经历的无奈和忧伤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