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九江太守
江头蹔驻木兰船,渔父来夸太守贤。
二邑旋添新户口,四营渐废旧戈鋋。
笙歌不似经荒后,礼乐犹如未战前。
昨日西亭从游骑,信旗风里说诗篇。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停泊在江头的木兰船上,渔夫都称赞太守的贤明。
两个城市新增了许多居民,四个营地逐渐荒废不再使用武器。
音乐和诗歌仿佛从未经历过战争的破坏。
昨天在亭子里与骑马的人一起游玩,微风中飘扬着写满诗篇的旗帜。
去完善
释义
《赠九江太守》注释如下:
1. 九江:江西省下辖地级市,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
2. 太守:古代官职名,主要职责为管理地方政务,类似于现在的省长或市长。
3. 江头:江边、岸边的意思。
4. 木兰船:木质的船,这里指太守乘坐的船只。
5. 渔父:渔民,这里用来比喻普通百姓。
6. 二邑:指九江境内的两个县。
7. 四营:古代军队编制单位,这里指军事防御设施。
8. 旧戈鋋:破损的旧兵器,这里形容战争痕迹。
9. 笙歌:指音乐歌舞,这里指战乱后的繁荣景象。
10. 礼乐:礼仪和音乐,这里指和平时期的社会秩序。
11. 西亭:指九江的一处景点或建筑。
12. 从游骑:陪同游玩的马队。
13. 信旗:古代用于传递信息的旗帜。
14. 说诗篇:谈论诗歌,这里指文人墨客之间的交流。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九江太守的政绩与风范。首联以江头木兰船的形象,展现了太守的风采;次联通过“二邑”、“四营”的变化,凸显出太守治理下的繁荣景象;颈联以笙歌和礼乐的对比,表现出太守的人文化成;尾联则以诗人参加太守组织的游宴为背景,表现出地方官绅和百姓对太守的敬重和爱戴。全诗韵律悠扬,富有画意,是一首颇具艺术特色的咏史怀古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赠九江太守》这首诗是五代十国时期南汉诗人张蠙的作品。此诗创作于公元950年左右的南汉朝廷。在那个时候,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不安。身为官员的张蠙面对时局,忧虑百姓的生活困苦,期待国家繁荣昌盛。
张蠙本人曾在南汉宫廷任官,历任知制诰、中书舍人等职。然而,他并未因身处高位而沉溺荣华富贵,反而关注民生疾苦,体察民间的苦难。这首诗正是他献给九江太守的一首佳作,期望太守能关心民生,治理好地方。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