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和御制喜雪
需宴宸章次第颁,祥霙宜入咏歌间。
心知旦暮千龄遇,目睹声诗六义还。
治格雨旸皆顺序,庆均朝野共怡颜。
微臣叨预承恩列,赓和才菲若负山。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尊敬的皇帝陛下,现恭祝您的宴会安排得有条理有节奏,如同一首美妙的歌曲在吟唱之间散发着吉祥气息。我知道您治理国家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无论是晴天还是雨天都井然有序,您的生日庆典让朝野上下共同欢愉。我作为一个深受皇恩浩荡的官员,虽然才能有限,也会竭尽全力报答您的恩情。
去完善
释义
1. 需宴宸章:指皇帝宴请大臣时所作的诗章。
2. 祥霙:指吉祥的雪花。
3. 心知旦暮千龄遇:形容在短时间遇到难得的机会。
4. 目睹声诗六义还:表示亲眼看到诗歌中的六种义理得到传承。
5. 治格雨旸:指治理国家使天气风调雨顺。
6. 庆均朝野:庆祝国家和民间共同安定和谐。
7. 微臣叨预承恩列:谦称自己受到皇帝的宠爱。
8. 赓和才菲若负山:表示自己才能浅薄,无法很好地回应皇帝的恩宠。
去完善
赏析
《恭和御制喜雪》慕容彦逢赏析:
这首诗歌描绘了诗人对皇上赐予的美好雪景的感激之情。首先,诗人表达了对皇帝的尊敬和对美好时光的珍视。接下来,通过“心知旦暮千龄遇,目睹声诗六义还”这两句诗,诗人表达了在如此美好的时刻,自己能够与皇帝一同欣赏这如诗如画的雪景,感受到诗意的生活带来的乐趣。然后,诗人提到这场大雪不仅给大自然带来了滋润,也给人们带来了欢乐,使得朝野同庆,人心欢愉。最后,诗人谦逊地表示,虽然自己才能有限,但仍然希望能够为皇帝的恩典尽一份力,用诗句记录下这美好的时光。整首诗充满了对皇上的敬仰和对美好生活的感激之情,展现了诗人高尚的情操和卓越的诗才。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恭和御制喜雪》是北宋时期著名文人慕容彦逢创作的咏雪诗。据历史资料记载,这首诗应作于公元960年至1127年之间的某个冬天,具体创作时间难以考证。然而可以肯定的是,此诗创作时正值北宋初期,社会较为安定,经济逐渐繁荣,呈现出一派盛世景象。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慕容彦逢是一位受到皇帝赏识的才子。他在文学、书法等方面均有所成就,其诗词作品深得皇家青睐。这首《恭和御制喜雪》就是应和皇帝御制的喜雪之作,以此表达他对皇帝的敬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描绘瑞雪兆丰年的美好愿景,反映出当时北宋社会的繁荣与人民安居乐业的生活状况。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