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桥仙(同舍郎载酒见过,醉后作)
菊花小摘,西风斜照,帘影轻笼暝色。玉尊侧倒莫辞空,□满座、宾朋弁侧。
乡邦万里,北来年少,几个如今在得。扶头一任且留连,叹人世、光阴半百。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秋意盎然时,夕阳映照着菊花,微风吹过,帘子轻轻摇曳着。酒杯已经空了,但客人们还在畅饮。大家来自五湖四海,有些年轻人从北方远道而来。时光荏苒,岁月如梦,感叹人生五十载,世事无常。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鹊桥仙:词牌名,又名“鹊桥仙令”“忆人人”“金风玉露”等。
2. 同舍郎:指一同居住的人,此处可能是指室友或者同事。
3. 载酒:携带酒。
4. 过:拜访,看望。
5. 西风:西方刮来的风,一般指的是秋风。
6. 斜照:夕阳的余晖。
7. 帘影:窗帘的影子。
8. 轻笼暝色:轻轻笼罩着昏暗的天色。
9. 玉尊:对酒杯的美称。
10. 侧倒:倾侧,倾倒。
11. 莫辞空:不要推辞说杯子已经空了。
12. 弁侧:兴奋的样子。
13. 乡邦:故乡。
14. 北来年少:来自北方的年轻人。
15. 在得:存在,还有。
16. 扶头:借酒消愁。
17. 一任:任凭。
18. 留连:留恋,舍不得离开。
19. 人世:人间,社会。
20. 光阴:时间。
21. 半百:指五十岁,此处是虚指,表示年纪已大。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描述了作者与同舍郎载酒共饮的场景。首句“菊花小摘,西风斜照”描绘了秋天的景色,为整首词营造了宁静的氛围。接下来的“帘影轻笼暝色”则表现出夜幕降临时的朦胧美感。而“玉尊侧倒莫辞空”表明众人畅饮的豪放,使得酒席之上气氛热烈。
“乡邦万里,北来年少,几个如今在得?”这三句揭示了作者对于故乡和时光的感慨。离家千里,年轻的伙伴已经所剩无几,这让人感叹时光的无情。紧接着的“扶头一任且留连”则体现了作者面对现实的不甘与无奈。最后两句“叹人世、光阴半百”更是对人生短暂、岁月无情的深切感叹。
整首词情感真挚,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时光的哀叹。无论是对景色的描绘还是情感的抒发,都展现了作者深厚的诗词功底。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鹊桥仙》是南宋词人曾觌在淳熙年间与同舍郎共饮后所作。曾觌(约1109-约1189),字纯甫,号海野老农,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市)人。他是南宋著名词人,尤擅长音律,以婉转细腻的词风著称。
淳熙年间,即公元1174年至1189年,是南宋孝宗赵昚的年号。在这一时期,南宋与金国的局势相对稳定,经济、文化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和发展。然而,朝廷内部矛盾依然尖锐,政治斗争激烈。
曾觌早年即投身官场,历任翰林学士、权直学士院等职,后因事获罪遭贬。淳熙年间,他因才华出众,受到孝宗皇帝的赏识,被召回京师担任要职。与同舍郎交往的过程中,他们常常一起饮酒赋诗,抒发感慨。
在这首《鹊桥仙》中,曾觌以鹊桥仙的传说为背景,描绘了牛郎织女相会的情景。他借此表达了自己与朋友之间深厚的友谊和共同追求美好理想的情怀。整首词意境高远,情感真挚,体现了曾觌作为词人的才情与修养。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