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饮枕流次日以诗记陈迹
水轩幽会六人同,夜色苍茫蜡炬红。
淅淅好风天似水,纷纷高论气如虹。
罚筹猬起觞无算,醉骨山颓榼屡空。
却坐胡床看月上,对人楼殿有无中。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一个安静的湖边小屋里,六个朋友相聚在一起,夜色深沉,蜡烛闪耀着红光。周围的风轻而细碎,好像水一样安静,大家在那里谈论着各种事情,气氛热烈。游戏中不断被罚的人让酒杯满盈,饮酒过量的人已经醉酒如泥,而酒壶也已空空如也。然后他们坐在椅子上看着月亮升起,眼前的楼阁宫殿若隐若现。
去完善
释义
1. "水轩":指临水的亭阁。
2. "六人同":这里指的是作者和另外五位友人共同聚会。
3. "蜡炬红":指蜡烛燃烧时的红色光芒。
4. "淅淅":形容风声、雨声等轻微细碎的声音。
5. "纷纷":形容议论声音的嘈杂。
6. "罚筹":古代宴会上被罚饮酒时所投掷之物。
7. "猬起":形容纷乱的样子。
8. "觞无算":指喝酒的次数无法计算。
9. "醉骨山颓":形容醉酒后的状态。
10. "榼":古代的盛酒器。
11. "屡空":指屡次酒尽。
12. "却坐":指重新坐下。
13. "胡床":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
14. "楼殿":指宏伟华丽的建筑。
15. "有无中":指在似有似无之间。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文人雅集的诗。在月色与烛光的映照下,诗人与水轩之中的五位好友共享盛会。夏夜微风徐徐,他们谈论文学、历史,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宛如长虹贯日。行令之中,酒筹飞舞,醉酒之人的面容因酒意而红润。待到醉意稍解,大家坐在胡床上赏月,眼前朦胧的楼殿在月光下若隐若现。全诗层次分明,格调高雅,展现出一种繁华落尽见真淳的意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夜饮枕流次日以诗记陈迹》是南宋诗人曾协所创作的。在公元1145年至1195年间,曾协担任过许多地方官职,此间他创作了大量描绘自然风光和表达人生哲理的诗歌。曾协出身书香门第,他的祖父、父亲都是当时著名的学者,他在文学上也具有很高的造诣。
在这首诗的创作时期,南宋正处于新旧交替的历史阶段,北宋灭亡后,南宋的统治者采取了求和政策,使得南方地区相对安定。然而这种政策也导致了一些士人失去了收复失地的决心,转而沉溺于声色犬马的生活。曾协对此深感忧虑,他的作品中也流露出对家国命运的关切之情。
这首《夜饮枕流次日以诗记陈迹》正是表达了诗人对个人生活和社会现实的感慨。诗人通过描述夜宴的场景,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也揭示了当时的文人追求安逸享乐的风气。在诗中,诗人还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许。
去完善